一个颇具争议的“农民发行队伍”
由于这支营销队伍越来越大,推动了《语文报》、《英语周报》、《学英语》报、《作文周刊》等当时在临汾创刊的几个教辅类报纸的长足发展,在农民发行队伍和报社的相互作用下,两者相得益彰———报纸质量越来越高,发行量越来越大,迅速成为驰名全国的报纸;发行队伍不断发展,最多时达万人之众,遍布了霍州市13个乡镇、150多个村庄,成为霍州市农民的一项主要副业。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还处于原始积累状态,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尽完善,一度使这支队伍走入歧途,成为盗版盗印活动的支持者。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非法盗版活动比较活跃,临汾和霍州的书刊市场曾被作为“重点地区”进行治理,直到2002年才摘掉“重点地区”的帽子。在这一阶段,这些从事图书报纸销售的人,被冠以贩卖盗版书刊的“书贩子”不雅名号。
农民发行队伍的作用有潜力可挖
我们调查中还发现,发行书报活动对改善农民生活、增收致富具有明显的效果。霍州市有个贾孟村,由于人多地少,农闲季节,个别人出去给别人打工,比如在砖窑背砖等诸如此类的活计,收入微薄,而大量的村民无事便赌博、酗酒、打架闹事等,无事生非。自从有人引头销售书报以来,全村1200口人就有400多口参与这项活动,并迅速使本村富裕起来,成为霍州市第一个家家有电话的村,随后又新房林立、汽车成队,成为全市富裕村、文明村。西张村乡的韩玉生,原是一贫如洗,自从接触书报刊销售以来,由于勤奋努力,为人踏实守信,收入不断增加,很快便使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还投资200万元,办起了该市第一个大规模的私立学校,本人还被选为人大委员。诸如此例,比比皆是。总之,在该市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图书发行员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快30年过去了,整个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严格的整顿治理之后,盗版盗印活动得到了基本遏制;新闻出版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市场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盗版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学校实行一费制,有效控制了盗版课外辅导读物的市场。与此同时,新闻出版行业实行体制改革,出版单位实行市场化经营,扩大图书报刊的营销,着力提高发行量,成为出版单位的重头戏。因此,发行员的作用凸现出来了。于是许许多多出版单位又要利用这支发行队伍,使其发挥营销作用。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支发行员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系统,有些还运用了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营销潜力在不断地发挥出来。
正确引导正其“名分”,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2008年8月,受省新闻出版局的委托,我们与霍州市文体局一起,在霍州就近举办了农民发行员“职业培训班”,针对其特点,作了法律法规、发行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这一期有88人参加,66人取得了《职业技能证书》。今年1月31日(正月初六),应农民朋友的要求,我们又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这次有120多人参加。通过培训,把农民发行员纳入了规范管理轨道,成为国家承认的“出版物发行员”。2月4日至7日,我们在霍州组织举办了一个“图书报刊营销洽谈会”,这次洽谈会共有50多个出版单位参展,省新闻出版局和市县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50多个出版单位和1000余名农民签订了营销合同。此举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把农民发行员纳入规范管理和职业培训,并相应开展的一些工作,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进行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新闻出版总署、省新闻出版局、市委宣传部等领导,曾肯定了这一做法。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发行网、中国新闻网、黄河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曾对这一消息做过报道,在霍州也受到广大群众的赞同。(谢惠生)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浅析沙包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 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