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又怎样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做到“四真四求”呢?笔者的学习体会是:
一、“在真学上求全面”,首先就要解决“真学”的问题。而要解决“真学”的问题,就必须树立起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是学以致用,为用而学,而不是把学习当成装饰品,摆摆样子,搞搞形式给上级来人看的。那种学归学、干归干,学用两张皮,思想境界照旧,机关作风照旧,工作效率照旧,没有一点新气象,就不是真学。真学,就要下工夫学,就要“入乎耳,著乎心”,把学习的理论融化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自己的观念,变成自觉行动。
二、“在真懂上求深入”,就要深钻细研,即古人所说的“学非探其花,要拔其根”,才能真正弄懂弄通,才能“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学出一个好的效果来。浅尝辄止不行,一知半解更不行。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指机关干部)一文中强调:“为了革新我国的国家机关,我们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使学习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面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使学问变成僵死的条文或时髦的词藻。”这段话,虽然远离我们85个春秋了,虽是当时给苏维埃国家机关干部讲的,但对我们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说,仍不失现实的指导意义。从当前的学习情况来看,应该肯定绝大多数干部为了把临汾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带着求知的欲望,都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中,精心阅读、细心研究、苦心求知。但也有少数干部心不在焉,满足于学过了和已取得的成绩,不肯再下工夫。在形势逼迫下,不得不走走过场。这种思想或学习态度如不转变,就难以使学习深入下去,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弄懂弄通,难以取得新的成效。同时,还必须明确,学习理论不同于学习业务。学习业务不涉及立场、观点、方法和“三观”问题,而学习理论则要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要把学到的理论融化在自己的“血肉”里,形成自 己的观念,变成自觉的行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如果达不到这种程度,就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之必要。
三、“在真信上坚定”,就必须真正懂得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改革开放,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30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30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构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们改革开放,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导我们内政外交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具体到我们临汾来说,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也都是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任重道远,今后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与时俱进,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信不疑,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在真用上求实效”,这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而不化,非学也”。只有真用才能彰显出学习的意义,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欲望和自觉性。否则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形成装饰品。而“用”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怎么用、用在哪里才会有实效?这就需要进行一番苦心研究。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若要真用,求实效,穿靴戴帽不行,必须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走出机关,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做一番艰苦地深入细微地调查研究,真正掌握了实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解决好学习理论如何用、用在哪里的问题。只有学得深刻、用得准确,实效才会凸显出来。
这里还必须提及的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濯去旧见,以求新意”,植根于社会,理论的参天之树才能得以常青。理论在何处辉煌?从根本上说,它的辉煌不在于其本身的至深,不在于把它当做神圣的教条。而在于实际的运用之中。所以,我们必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在真用上,落实在实效上。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省市委的要求,潜下心来结合临汾的实际,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学,真正做到“四真四求”,让理论之树常青,不断地结出丰硕之果。(作者:张同廷)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创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