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采掘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在给临汾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安全形势严峻、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资源浪费严重、投资效益偏低、产业结构单一、社会事业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临汾要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局面,必须从解放思想入手,真正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发展新途径。
一、临汾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判断。
我市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轻重结构、部门结构、工业技术装备还是产品水平,都远未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的高度,工业化任务还相当艰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制造业仍将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们要抓住这一发动机的引擎,在资源型经济产业链上下大工夫,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二、临汾资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对资源在规模开发受益的同时,也受到严重牵制,表现为环境污染、产业单一、经济波动、收益递减,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生命代价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甚至引发了收入分配严重失衡、腐败和社会危机。
三、对临汾科学发展的政策取向探讨。
临汾应充分利用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从根本上破除束缚我们的资源型经济之症结,找到符合科学发展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始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体制机制创新将为推动临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增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
促进市场发育。加快培育市场,迅速提高临汾的市场化程度,是创新临汾科学发展体制和机制的基础。
培育市场主体。就是要大力发展各种所有制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活跃地方经济。
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临汾投资创业的前提。
推动技术创新。传统产业要大力开发适用技术,促进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中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的氛围。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局部领域形成优势。
强化区域特色。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对综合竞争优势不强的临汾而言,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应放在发展多元产业上,下大力气,借助目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一低谷时期,整合现有的资源产业,开发一、三产业,以利于未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视园区建设,冲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我市园区建设要围绕铸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既要在地理位置上合理布局,又要充分考虑各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培育,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同步提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突出抓好银企对接工作。近些年,金融对临汾经济发展贡献一直不够。存贷差持续保持大的差值,2008年存贷差达到500亿以上,金融成为发展短板。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抓金融合作工作,明确专门机构、抽调专业人员专项从事这方面工作。
下大力气发展高效和特色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根据农业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注重推动全民创业。全民创业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动力,同时对于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有着直接的拉动作用。对全民创业要特殊对待,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扶持。
四、关于临汾近期发展目标。
完善科学发展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不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临汾要走出低谷,目前要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工业经济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经济增长主要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由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环境由资本流出型向要素流入型转变,民生工作由应急解难型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
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这是事关当前经济增长又事关长远发展的第一任务。当务之急,一要谋划衔接一批项目,二要加快建设一批项目,三要落地开工一批项目,四要对外招商一批项目。对有条件新上的项目,所涉的资金落实、土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报批审核备案、施工组织等都要特事特办,能上快上,尽快开工。应当注意的是,选择要准、起点要高、谋划要深、程序要清、路径要通、动作要快、盯得要紧、主要领导要亲自落实。
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实现正常生产。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重点是做好资金融通、财税扶持、规费减免、信息服务、物流环境改善、运行调度等工作。同 时引导企业自强自立,搞好市场营销、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机制创新、企业管理等工作,不断增强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在服务企业方面,既要重视大企业,也要重视小企业;既要关注工业企业,也要帮助服务业等其他类型的企业。对企业要实行“一企一策”,予以支持、服务。目前,首当其冲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发展”二字上做文章,尽快帮助企业投产达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真正为一方发展做统筹协调,为富一方百姓建功立业。没有“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分享政策红利。近十年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无不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而临汾,对于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工业园区、国有投资公司等被各地充分利用的政策手段,用之甚少。近期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4万亿投资计划,振兴十大产业规划及细则已相继出台。国家政策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对此,一要切实抓好中央和省里一系列货币、财政、外贸、投资、房地产等政策措施的落实,争取资金多向我市投放。二要切实抓好本地政策的研究与创新。各级各部门要在吃透上情、下情、内情、外情的基础上,及时配套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三要切实抓好可能再出台新政策的跟踪与对接。要密切关注,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四要抓好外地政策、做法的学习与借鉴。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一定要高度重视政策研究部门的工作,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真正享受到各方政策红利,推动临汾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朱耀洪)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多党制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