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人用人既要有明确的用人导向,又要做到责任到位。
干部能否选准用好,首先必须出以公心,本着监督先行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导向。新形势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要求,大力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六种导向。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于凝聚人心、激励干部、推进发展至关重要。选好一个干部,能带动一方发展;配好一个班子,能造福一方百姓。反之,配差一个班子,就会耽搁一方发展;用错一个干部,就会贻害一方百姓。用人导向是最大的导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怎样用人,都要结合实际明确具体标准、条件和要求,这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
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选人用人的做法,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对干部选用具体提出了“三个基本标准”:一是政治标准,看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否与省委、市委、县委的要求保持一致,是否执行、贯彻县委的正确决策。二是发展标准,看是否把自己应该干的工作干好了没有,为老百姓办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负责的那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了没有。三是群众标准,看群众的评价如何,口碑怎么样,所干的工作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在严格标准条件的基础上,坚持做到了德才兼备的优先使用,有德无才的培养使用,有才无德的拒绝使用,无才无德的坚决不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监督工作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建立了明确的选人用人责任追究体系,具体实行了“四位一体”责任制。即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干部选用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部长是主要责任人,对干部选用的原则、条件、程序负责;考察组组长是直接责任人,对选用方案的执行情况负责;执纪、执法部门和单位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对选用对象的工作情况、遵纪守法情况负责。为保证“四位一体”责任制的落实,我们制定完善了两个程序(民主推荐程序、任职程序)、八项制度(考察干部工作制度、任用干部酝酿制度、组织部部务会议制度、常委会议制度、全委会票决制度、任前公示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监督联系会议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管人,凭制度办事,靠制度规范。
二、选人用人既要扩大民主、公开透明,又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选用干部工作必须坚持公开透明、“阳光作业”、扩大民主的原则,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的办法,先定办法后选人,用办法选人,在办法面前人人平等。2005年,针对乡镇正职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的实际,在全县公开选拔了8名乡镇长。这次选拔工作,从选拔方案到选任的每个环节、步骤以及最后的结果和任用情况,都通过电视台公开报道并向社会公示。特别是面试过程,全县四套班子领导列席旁听,县电视台向全县直播。同时,抽调执纪执法人员全程参与监督、聘请离退休老干部作为特约监督员,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电话,整个选任工作全部置于组织、舆论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2007年,针对县乡换届后乡镇和县直职能部门部分领导职位空缺的实际,进行了干部调整。这次调整,我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干部调整前,从四个层面广泛征求意见,即征求县上分管领导的意见,了解干部的领导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征求单位主要领导的意见,了解干部的一贯表现和主要工作成绩;征求执纪执法部门的意见,了解干部的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情况;征求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的意见,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会活动。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实施方案。
三、选人用人既要解决好“带病上岗”,又要解决好“在岗生病”。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省委“四个规定”,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认真监督不走过场,在干部选用工作上有效地避免了失察、失误,较好地解决了干部“带病上岗”的问题。但是,如何防止干部“在岗生病”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思想教育,使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把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从政道德教育作为干部的必修课,列入单位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计划认真实施。每月对干部进行一次法制教育,每季度进行一次反腐倡廉警示电化教育。同时,在寨圪塔乡供销社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艰苦奋斗的“扁担”精神为主要内容,对全县干部轮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筑牢反腐拒变的思 想防线,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思想上顶得住歪理,在作风上耐得住艰苦,在行动上管得住小节,在生活上禁得住诱惑。二是强化制度约束,使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监督。在党内监督上,严格执行半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每次重点围绕一个主题,深入查找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组织监督上,坚持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同执纪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谈话诫勉。在社会监督上,重点推行了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度,每年年初,县四套班子成员都带头将个人本年度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要办的实事,以版面形式向社会公示;推行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以公开栏的形式定期公布本单位主要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推行了民主评议制度,在坚持本单位人员年度评议的基础上,每个科级单位都分别确定了5名县、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老干部作为特约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特约监督员评职评廉。各单位确定的特约监督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交流,从而有力地保证了评议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广泛性。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强化引导支持,使领导干部欢迎接受监督。把干部教育放在首位,在教育中强化监督,通过监督保护干部,使干部监督同信任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统一起来。教育引导干部明确,强化监督是为了支持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促使他们健康发展、成长、进步,从而使领导干部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乐于接受监督,增强对监督的亲和力,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自觉性,激发干部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增强干部的“免疫力”,促使干部不得病、少得病,健康成长。
(作者 浮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丁向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对侯马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 领导干部应把事业看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