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侯马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三方面优势。
一是积淀了浓烈丰厚的古文化气息。侯马作为晋国古都新田的延续,文化积淀丰厚,历史遗存众多,台骀庙、晋国遗址、庙寝公园、祭祀遗址、铸铜遗址,以及出土的钟、罄、兵器、晋国盟书、空手布等等数十万件的晋国文物。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坐落在这里,如五彩律动的光环,又为这一切增添了一种活性因子,使古文化由静变动,气息因而更浓更烈更深更厚更诱人起来。
二是承接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侯马的民间文化具有点多面广的品牌特点,蒲剧艺术、晋国民间音乐、威风锣鼓、台骀锣鼓、台骀花鼓、白店秧歌、乔村麒麟舞、皮影、青铜器、烫画、布艺、根雕、蝴蝶杯、剪纸等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是发挥了强势有力的政府推介作用。侯马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打造四大产业中心之一的决策,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连年举办的山西侯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节又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推介作用,加上近年来的城市综合整治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
所有这些文化积淀、文化特质、政策资源,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具有了重要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如何让这么深的文化积淀、文化传统挖掘出来,由点向线、由线向面、由面向立体推广拓展开来,把文化事业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发挥效能,还需要从各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首先,要打造一个叫的响的、独特的品牌,为文化产业化铸造一个界限明确的称呼。挖掘各种古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提炼,突出侯马的界定,或称新田文化,或称侯马文化。“晋文化”的称呼对侯马来说,太宽泛,不凝练,山西省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也可能称自己是晋文化,不容易打出高精密的品牌。对一个新的文化品牌,只要持续不间断地推介,总有一天会世人皆晓。
其次,注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的前提应该是规模化,必须由一点一线拓展为面为立体的发展,形成气候,进而产业化发展。目前,侯马的群众文化已有这样的倾向,眼下有各种演出团体68家,从业人员近千人,正在向产业化方向探索前进。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合作,以形成一种发展文化的氛围。
再次,注意发挥推介的后续力量。最近,侯马的姚兴河准备举办一个包含各个方面的本土图书展览会,这对推介图书事业发展无疑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像这种形式的各种展览、竞赛其实很多,政府每年的文化节就是最大的推介力量。还有文联的《新田》杂志,也是一种很好的推介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发挥推介过后的后续发展力量,这种力量才是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力量,应该将每次展览或者会议作为一个过程看待,而不是结果,那样才能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化发展奠基。
(作者 侯马市委政研室主任 高峻卿)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领导干部要率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下一篇: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提高选人用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