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讲政治、顾大局是对党员干部的第一要求。能否抓好抓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对各级林业部门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直接检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讲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抓紧抓好。
二是要强化学习意识。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间紧、任务重,程序要求严,政策性很强,如果自身不熟悉政策法规,不清楚目标要求,不明白方法步骤,就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基层干部群众,就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和具体事件,我们的工作就会陷入被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一定要强化学习意识,真正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精神吃准吃透,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编发工作手册、制作操作流程图、组织知识测验、进行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培训,使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志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确保程序操作规范,执行到位。
三是要强化程序意识。程序决定成败。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是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质量、确保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必须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以及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议的安排部署严格操作,不能怕麻烦、图省事为赶进度而简化程序,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切实做到一个步骤不减,一个环节不丢,一个次序不乱,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康有序运行。
四是要强化群众意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我党的一贯方针。林权制度改革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请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评价,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通过大力宣传,发动群众,让林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推得动,才能顺利有序地开展下去。
五是要强化敬业意识。爱岗敬业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发展成长的必备素质,也是党员干部党性的集中体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程序繁杂、工作量大,经常要深入一线了解和核查情况,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工作十分辛苦。这就要求林业干部职工必须要有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始终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要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讲条件、不计名利,不推不托、不等不靠,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做好本职工作和争创一流业绩上,以实际行动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努力坚持以“逢一必争、逢冠必夺”的工作理念激励自己,尽心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高起点定目标、高标准抓落实,优质高效完成职责赋予的各项任务;要怀着对党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抱着对林业工作的浓厚感情,深入基层一线服务、深入田间山头具体指导,深入农户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把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好、抓出成效。
六是要强化方法意识。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量大,遇到的问题也各式各样,要做到顺利有序推进,必须讲究方法。一要注意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要在坚持林改工作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二要注意统筹考虑,合理分布。坚持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把主要力量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三要注意抓好典型,推动工作。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
七是要强化稳定意识。稳定压倒一切。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加之过去体制机制的不够健全和规范,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矛盾,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在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能否得到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如果不能正确面对矛盾和问题,躲躲闪闪,回避推诿,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或者高高在上,压制群众,不但不能化解矛盾,还会激化和扩大矛盾,甚至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这就要求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要真正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工作,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主动深入群众,走近矛盾,与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坚持说服教育和耐心疏导,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透,就会得到群众的信服、体谅和支持,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八是要强化团结意识。团结才能出战斗力。只有上下左右团结了、心齐了,才能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形成群策群力抓发展、和衷共济干事业的生动局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任务也很繁重。这就需要林业干部职工必须加强团结协作,加强沟通配合,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视和化解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平时工作中,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少看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干有利于团结的事,从而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良性发展。
(作者 丁向阳 系市林业局局长)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金融行业 如何服务“低碳经济”
下一篇: 突出六个重点 提升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