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要谨防“四化”苗头

2010-07-24 09:4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要谨防“形式化”。什么事情,一旦形式化了,也就成了空洞的东西。因为过于注重形式,就会显得拘谨和呆板,做起来也就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也正是因为形式,才多了样本、多了习惯,以至于循规蹈矩,依葫芦画瓢,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难以突破和形成特色。在党性修养过程中,如果学习照本宣读,活动千篇一律,座谈不着边际,剖析蜻蜓点水,批评欲说还羞,你好、我好、他也好,难照问题、难解症结、难见成效。因此,我们加强修养,就要摒弃搞形式主义,要注重深学、深查、深挖,要注重寻找思想源、切入点、突破口,注重把精力放在那些最容易放松、最疏于监督、最可能失守的地方,努力加以强化、固化、净化,切实保证自己勤勉务实、高效从业、清正廉洁。
二要谨防“表面化”。什么事情,一旦表面化了,就会使人觉得“不过如此”、“就是那么回事”,自然也就难以深入,难以见底。不可否认,当前我们中有一些人总是标榜自己在“修养”,在“努力修养”,而实际上,这些人所进行的只是一种“花蝴蝶”式“外在表演型”的所谓修养,缺乏“蚕式”内在抽丝型的真正修炼,也就是说缺乏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悟,缺乏对陈旧思想的震撼,缺乏对隐含的深层次问题的晾晒与梳理,难以化解灵魂深处的迷惑与症结,达不到加强党性修养的真正效果。所以在党性修养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做到认真回顾、彻底查摆、深刻反思。要坚持用“透视镜”看政治是否坚定、思想是否解放、心灵是否纯洁,要坚持用“放大镜”看学习是否刻苦,工作是否勤恳,能力是否过硬,要坚持用“显微镜”看纪律是否严明,作风是否务实,情趣是否健康,以不怕批、不怕疼、不怕丑的勇气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自己努力、同志帮助、群众监督下,切实进行整顿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要谨防“机械化”。什么事情一旦机械化了,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会适得其反。从现 行党性修养现实情况看,很多的学习、讨论等活动显得过于机械,缺乏循循善诱,缺乏过程感触,缺乏潜移默化,有的地方甚至把自觉化的、道德化的党性修养当作法规、当作制度、当作命令来强制执行、强制落实、强制达到某种标准,其效果可想而知。在党性修养过程中,强调修养的必要性、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修养的重要意义,这本身无可非议,这也是党性修养过程中要对大家谈的,要大家知道的,要大家认识的。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老是以大帽帽、大条条、大框框来拔高层次,不能总以必须、务必、严禁等字眼来强行推动,那样尽管在短期内能让人畏惧而从,但时间一长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空洞无物的、虚无缥缈的感觉。所以,对于党性修养的强化,我们不能造“空中楼阁”,不能搞“堂而皇之”,也不能总是“慷慨激昂”,要从强硬、高调、上纲上线的圈圈中跳出来,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谋求一种“软修养”的方法和做法,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人们认识善恶、美丑、是非等观念,注重言行举止,注重点点滴滴,自觉摒弃攀比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让教育生效在修养之外,让 修养内化于无形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四要谨防“虚脱化”。什么事情一旦脱离实际,往往就会偏离原来的本意和宗旨。党性修养也一样,要强化党性修养,就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就要深入开展主题实践,但这无疑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人觉“忙”、“紧”、“累”,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正是在这种“忙”、“紧”、“累”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不断修养。因此,我们要加强党性修养,就不能因为“忙”、“紧”、“累”而懈怠,不能因此而放松,更不能因此而逃避。我们要真正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党性修养?我们强化党性修养的目的何在?怎样才算达到了修养的效果?应该讲,我们并不能为了修养而修养,修养诚然是为了熏陶自己,使自己获得进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养,造就坚强的党性,养成良好的作风,并以此为保证,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在党性修养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实际,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工作与学习、修养与履职的关系,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修养和能力两提高,在加强修养、修正自己、提高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努力实现职责履行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彰显加强党性修养对于认识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徐伟中 卢义良)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