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08-14 10:2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几年来,通过“外学东鲁,内学韩村”活动,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谁赢得青少年一代,谁就赢得了未来。所以,能否把青少年培养成素质优良的一代,艰苦创业的一代,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我区各级关工委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尧都这个奋斗目标,在教育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优良品质,发奋学习成才,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进我区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复杂多变,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我们一定要站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站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牢、做好做实。
二、必须在“引深”上下工夫,大力推广韩村关工委学东鲁的先进经验。
浮山县东鲁村是全市乃至全省树立的村级关工委工作先进典型,省关工委发出“北学刘官庄,南学东鲁村”的号召两年多来,区关工委按照省市关工委的安排部署,广泛、深入开展了学东鲁活动。特别是去年区委《关于在全区进一步开展学习东鲁活动的意见》下发后,各乡镇、街道党委十分重视,在区关工委的认真组织和推动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韩村关工委就是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是:党政重视,村委支持,阵地健全,载体丰富,队伍整齐。韩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成效表明,支部重视、村委支持是关工委工作的前提;丰富活动、建好阵地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载体;建设一支积极主动、乐于奉献、充分发挥作用的队伍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各乡镇、各村一是要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党支部书记任主要领导,推选老同志和学校、妇联、青年团等参加的村级关工委班子,使支部、村委和关工委紧紧联系在一起,既加强了党的领导,也便于村关工委老同志开展工作;二是要组建一支坚持经常工作的队伍,把村中有威望、有特长、身体好的人员组织起来,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可担任校外辅导员、民事调解员、法制辅导员,切实加强对广大青少年法律、思想道德、文化体育等方面宣讲与辅导;三是要不断完善“一室三校”阵地建设,村级关工委图书室要求藏书1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青少年之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四是村关工委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每个乡镇要重点抓好2—5个重点推进村,把关工委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丰富活跃村民文化生活、与青少年活动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三、强化组织领导,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首先要从讲政治和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总体规划,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把“外学东鲁、内学韩村”贯穿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乡镇关工委工作要做到“三有”:有一套健全的班子,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有一支能干的队伍,确保组织有力、队伍整齐。其次在投入上要给予倾斜,办公条件要达到“四有”:即电话、报纸、杂志、经费;第三要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强化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问题。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努力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不断开创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徐百龙)

   (作者系尧都区委副书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