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人用人标准
干部决定,事在人为,成败在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有为的人有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一是选什么样的人?一要用坚持科学发展、崇尚实干的干部。要重用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二要用长期在基层,不怕吃苦吃亏的干部。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投向基层一线,对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环境中工作的优秀干部要优先考虑提拔重用。三要用敢于负责,不怕惹人的干部。权利和责任是一车之两轮,不能只要权利不负责任;职务和惹人是一剑之双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惹人。“老好人”可以做“好人”,但做不了“好官”。就是要用那些不怕惹人和敢于负责的好干部,不用那些耍滑头的“和事佬”。四要用品行端正,维护团结的干部。闹矛盾不团结是干部无德无能的表现,同时,也坚决反对你好我好、一团和气不干事的假团结,而是要提倡和而不同、齐心协力谋发展的真团结。要提拔重用那些政治坚定,道德高尚,情趣健康,能够与别人团结共事的干部。五要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干部。“当官发财进监狱,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官发财永远是一条黑暗的路。要用那些不但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且不出事的干部。六要用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干部。要用那些能在艰难复杂的情况下思路清晰、化解矛盾、打开局面,在紧急重大的事件中头脑冷静、身先士卒、妥善应对的干部。
二是怎么样用人?在使用干部上,态度坚决,公道正派,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不带框框,不划圈子,不送人情,不搞平衡照顾,不任人唯亲,不怕得罪人,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把能力最强的人放在工作难度最大的岗位上,把最有潜力的人放在条件最艰苦、问题最复杂的岗位上,把个性特点最突出的人放在最能够发挥特长的岗位上,让所有干部都能够用当其位,用当其时。
二、选人的具体做法
(二)搞好“三轮推荐”:发扬民主举贤才。考察对象的产生,采取基层民主推荐、单位领导推荐和县四套班子领导三个层面推荐的形式进行。一是紧扣基层民主推荐。全面推行会议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办法,充分发扬民主,把握基层民意,并综合分析票情和民意状况,决定人选的取舍;二是鼓励单位领导推荐。每批干部调整前,多次征求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力求准确掌握基层干部的情况;三是倡导四套班子(县级干部)推荐。对一些重要岗位人选的选拔,采取了县四套班子民主推荐,如推荐乡镇书记和部局长人选时,县上召开四套班子会议,从符合条件的乡镇长和部局长人选中推荐产生拟任人选。
(三)突出“两项考核”:用德能实绩识才能。坚持干部考核考察常态化,构建了覆盖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任职考察于一体的干部考核考察评价体系。一是突出工作绩效考核。坚持把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尤其在年终考核中,实行了“一揽子”考核办法,乡镇和县直各系统分别赋值打分排名,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去年在考核中,一批表现突出的业务骨干,在今年干部调整时被提拔到了领导干部岗位上。同时,有3个班子因不和谐或工作不力,单位主要领导被给予调整处理。二是突出综合能力考评。为保证考察质量,准确研判干部的真实情况,在考察中,除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外,还结合选任岗位的不同需求,实行针对性的考察措施。扩大考察的范围,了解被考察对象“八小时以外”的表现和生活圈、社交圈等方面的情况。对每批考察对象,全部以书面形式征求了纪检、人事、计生、综治、信访等部门的意见,进行了层层把关。同时,通过全面实行考察预告、发放民主测评表、设置征求意见箱和开通举报监督电话等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四)实行“两次票决”:形成择优用人导向。在干部提名关、考察关的基础上,采取“两次票决”任用干部,对每一名拟提拔人选,都要经过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票决提名、县委常委会票决任用两道程序。
(五)进行“三公示”: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为了保障“阳光选人”,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开始就坚持公开透明,进行“三公开”,公开选拔办法、公开选拔过程、公开选拔结果,全程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切实做到了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
三、主要成效和体会
推行“一定三推两考两票决三公示”工作法,一是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二是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坚持适时适度公开,让群众了解干部选拔规则,知道干部是怎样选拔出来的。三是“阳光”说到底是人民群众,也是最好的消毒剂。事实证明,只有在严格、严密的监督下,选人用人权才能确保不被滥用、错用。
这一阳光做法,贯彻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际举措,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赢得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值得肯定,应予推广。
(作者 乡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解高民)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金融有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