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2011-07-02 09: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们还有10年就要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党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央号召我们学习党史,最现实的意义是要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关于经验:
一是共产主义信念和信仰绝不能丢。在革命的战火纷飞的28年,建设的29年,我们靠什么来鼓舞大家的士气,是靠待遇好吗?不是,是靠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在这种有目标、有奔头、有盼头的生活中,中国人民激发出了极大积极性。那时候,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唯恐做的贡献少了。那样一种革命的干劲,那样一种奉献的精神,那样一种发展的豪情,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我们绝不能丢。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从根本上讲,是这种共产主义信念和信仰丢失的结果。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绝不能丢。打败日本、建立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一化三改造、两弹一星、改革的巨大成功等,都是靠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政治优势取得的。现在外国的敌对势力,也看到了这一条政治优势的强大,因此就极力攻击说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独裁,是封建式的统治,是没有人权、自由、博爱的社会等等,这些与搞跨苏联是如出一辙,其用心是不言自明的。
三是在经济社会科技建设上,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国情,就是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GDP虽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人均GDP也才是人家的十分之一,实际还如许多的非洲国家,人均世界排名在100名左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忘乎所以,盲目乐观。
四是一定要把党建设好。建国以后,我们党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为什么都能够一一克服?就是因为有一个克己奉公、廉洁有为的党,人民心气是顺的,干劲是足的,苏联之所以能够跨台,最重要的因素是党的僵化与腐败。历史证明,只有把党的建设搞好了,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关于教训:
一是“大跃进”给我们的深刻教训。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当时由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打下了江山,而且在建国后的几年里,打了几个漂亮的翻身仗,我们党感觉,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是无往而不胜的。于是出现了建设速度上急于求成,所有制关系上盲目求纯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汲取。
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党史》二卷给我们从历史的高度,概括了一些重要教训,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进行经济建设,而不是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是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不清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看到,由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不完善,使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革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残余的革命,但它所形成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恰恰是封建残余的表现。
三是对于推动历史前进动力的理论探索错误。在和平时期,真正推动历史进步原因是什么?并不是群众运动式的建设,那种建设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那只能是像“驴拉磨”一样原地打转,不会有真正的社会进步。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我们看到,凡是社会有重大的进步的,都是科技有了重大发展。中国古代先进的根本原因,是后稷发明了农业。英国当年之所以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最根本的原因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工业化。所以深刻认识科技的作用,是党的历史给我们的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
四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深刻教训。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历代统治者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但是,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一方面如前面所讲对科技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人民发挥积极性问题。必须认识到,迄今为止,人们积极性的调动,仍然要靠满足其利益需求来调动。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农业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适应了这种利益需求。我们党讲的适应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其实质就是如此。
总之,无论是经验或者是教训,当然都不止这些,这里拿出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做一点叙述,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对这经验教训的认识,会更加清晰、正确和全面。 
(作者系市委讲师团副教授 任炯)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