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三基”工程 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2011-09-10 09:3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大力加强基层队伍

以基层队伍优秀化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其结构,提升其能力,改进其作风,建设了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干部和党员队伍。
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分类制定各级党组织书记职责,明确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年初签订责任书、年中督导检查、年终考核兑现,增强党组织书记履职主动性。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7名党委书记平均年龄41.6岁;均为本科以上学历,且有基层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认真做好乡(镇)、县直机关(系统)党委书记和分管组织工作副书记的调训、培训工作,继续办好农村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县直单位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力争把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与省委党校联合举办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培训班,累计培训党组织书记81名。加大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扶持力度,设立100万元创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协调联系会议制度,出台优惠政策,畅通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渠道。目前,已有5名大学生村干部实现了创业梦想。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以“四提高一消除”为目标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今年发展的210名党员中,35岁以下占66%,高中以上学历占85%,妇女党员比例占32%,消除了两年内无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实行发展前资格预审,发展中组织集中谈话,发展后跟踪培养,保证了党员质量。年投入20余万元,举办新农村知识讲座、党员创业就业和党员技能培训等培训班,提高党员“双带”能力,涌现出了张合增、孙秀仁等一大批特色养殖专业户。

大力落实基本制度

以基本制度科学化为目标,狠抓制度落实经常化、规范化,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管用、长期坚持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体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两项基本制度。各党支部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党组织书记每季度带头讲一次党课,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保证落实经常化。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明确会议主题,严把征求意见、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整改落实等环节,通过民主生活会达到班子思想统一,共同提高,切实解决1至2个实际问题。试行“党建工作例会”和“党员活动日”两项新制度。县委组织部、各基层党委建立“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基层党组织工作汇报,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各支部每月上旬固定一天为“党员活动日”,广泛开展集中学习、观看电教片、听专题报告、召开组织生活会、进行民主评议、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等活动,提高了党员意识,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组织乡镇党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和示范村书记及大学生村干部,赴长治实地学习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两定”作为推行“四议两公开”的试点工作,进行重点指导、重点督查,今年全县“两定”任务全部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受到了群众好评。

大力夯实基础工作

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优化党组织设置、加强场所阵地建设和健全基层党建档案资料为重点,打造坚实、规范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
积极推进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在县工商局设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委,负责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和日常管理;建立非公经济组织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解决非公经济党建难题。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台账、党组织台账和党员登记卡,选派4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指导,及时跟进党组织建设。全县7个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在引领企业科学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针对县直机关党组织数量多,统一管理难的问题,按照系统、行业特点,分别设置县委机关、政府机关、农委系统等7个县直机关(系统)党委,形成了县委、县直机关(系统)党委、党支部三级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场所阵地建设。印发《古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制定活动场所管理制度,规范场所管理使用。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对办公用品统一编号,责任到人。实行“两委”干部值班制度,保证场所经常使用。在县直机关党组织中按照有活动阵地、有配套设备、有制度版面、有文书档案,阵地使用规范化、党员活动经常化“四有两化”目标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狠抓基层党建工作档案建设。以46个组工干部联系点为切入点,对近3年的党建档案进行了整理归档。各支部确定专人,配备专柜,制定制度,建立党建档案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古县县委组织部)
 
周敬义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