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82岁老党员办农家书屋“智”富一方

2012-06-29 08:3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郑晓军 田青松)在安泽县马壁乡郎寨村,82岁的宋胤枝和老伴守着一个宋家庄,二十多年来,他们坚持不懈自费订购书报,办起“家庭图书室”,惠泽家乡父老。
宋胤枝生于1931年,1955年入党,退休前是安泽县百货商店经理,从小酷爱读书。1985年,宋胤枝不顾子女的劝阻,退休后毅然回到了老家郎寨村。执意回来的理由是,郎寨村贫穷落后、沟深林密,离县城远,有的人一辈子没机会去一趟县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村民们多知道些山外的事情,他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书籍全部拿了出来,并利用出外办事和在外工作的儿女们帮忙,陆续购买回2500多本图书,订阅了六七种报纸,在自家小院的东屋开设了“家庭图书室”。他家的屋门从不上锁,以便村民们随时阅览,乡亲们特别是青少年一有空闲都到这里免费读书借书。
为了营造读书的良好气氛,鼓励青年人多读书,宋胤枝在院落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格言警句。“读书不怕多、多怕不读书”“读书才恨知识浅、观海方知天地宽”“乐登书山自有乐、苦读学海不知苦”等积极向上的内容为山里人知识的普及、教养的提高、青少年成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宋胤枝介绍,搞图书馆目的是免费让乡亲到家里来读书看报,尤其是为山里的孩子们提供课外阅读场所。为了办好图书室,他拿出自己每月150元的退休金购买新书和订阅报纸杂志,并给在外工作的子女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哪个回家,哪怕不拿任何吃的喝的,新书新报是必须带回来的。在宋胤枝二十多的坚持不懈努力下,农家书屋越办越红火,存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新。
如今,步入他的“农家书屋”,不大的房间内布置得井井有条,陈设摆放十分别致。书柜里有政治书籍、历史演义、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科普读物、医学保健、地图对联、画报等20余类、1.1万多册图书。这些年来,每天来这里看书的人络绎不绝,有村民、学生、老师,也有乡村干部。有十几名从小就来阅览室读书学习的孩子,已经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1993年,宋胤枝花2500元在石窑顶上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站,他经常把周边的乡亲们叫来看电视,让村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小情。自2000年起,宋胤枝每年农历四月都要请戏班,唱上4天戏,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2005年,他的家庭图书室被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评为“农民书屋示范户”。
“作为一名老党员,要继续发挥余热,办好家庭图书室,让更多的乡亲们受益,为繁荣农村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宋胤枝说。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