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三个误区 科学预防煤气中毒
——访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崇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供暖季,有集中供暖的地方还好说,没有集中供暖的地方,比如一些城中村,只好燃起火炉取暖,房屋中虽然暖和了不少,但看不见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了。这个麻烦就是煤气中毒,学名也叫一氧化碳中毒。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崇涛说,煤气中毒这东西真是让人头疼,年年预防年年发生。为了让大家平安过冬,他就煤气中毒的预防和救治做了介绍。
记者:什么是煤气中毒?
毛崇涛: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记者:煤气中毒常见原因有哪些?
毛崇涛: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2.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3.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4.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5.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记者:煤气中毒症状是怎样的?
毛崇涛:轻度中毒时有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耳鸣、视物不清、全身无力,短暂的晕厥。中度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
重度中毒时患者迅速进入昏迷,可以有四肢抽搐、体温升高、周身大汗、呼吸频数、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表现。
记者:煤气中毒该如何救治?
毛崇涛: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
4.对昏迷不醒、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就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其中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若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去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记者:人们对煤气中毒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毛崇涛:不少人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而导致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误区一:煤气中毒患者冻一下会醒。
一位母亲发现儿子和儿媳中了煤气,她迅速将儿子从被窝里拽出放在院子里,并用冷水泼在儿子身上。当她欲将儿媳从被窝里拽出时,救护车已来到,儿子因缺氧加寒冷刺激,呼吸心跳停止,命归黄泉。儿媳则经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因为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因此,发现煤气中毒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并迅速向“120”呼救。
误区二:认为有臭渣子味就是煤气。
一些劣质煤炭燃烧时有股臭味,会引起头疼、头晕,许多人误认为这就是煤气,其实煤气是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是炭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儿就不会中煤气,这是完全错误的。另外,还有些人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煤气中毒,这也是错误。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误区三:煤气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
有一位煤气中毒患者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经医院积极抢救,两天后患者神志恢复,要求出院,医生再三挽留都无济于事。后来,这位患者不仅遗留了头疼、头晕的毛病,记忆力严重减退,还出现哭闹无常、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家属对让患者早出院的事感到后悔莫及。煤气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的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有并发症或后遗症者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记者:冬季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毛崇涛:冬季预防煤气中毒要做到以下4点: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2.燃气热水器要按照规范安装,使用强排式热水器,使用时要注意通风。
3.取暖炉要有排烟管道,定期检查,防止管道堵塞、漏气。
4.冬季室内取暖封闭不要太严密。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