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安全“总阀门” 做好发展“开路人”
——访吉县县委书记郝忠祥
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发展永远是最大的前瞻要素,也是最硬的道理。但是,离开了以人为本,离开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谈发展,这个发展就先天不足。近日,吉县县委书记郝忠祥就履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该县安全工作的重点就是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和企业生产安全。
郝忠祥说,要做好地方发展的开路人,首先要拧紧安全总阀门,一手抓安全,一手抓发展。具体来讲,就是把好“四关”,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把好安全教育关,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宣传。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利用电视、手机报、传单、展版、横幅等多种宣传方式,与农用车、面包车、客车、摩托车车主签订责任书、承诺书、保证书,开展“一村一警”结对帮扶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发放警民联系卡,增加道路提示牌、警示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多次组织交通、交警、安监、公路、运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管控态势。加强地质灾害与森林防火宣传整治。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12个,涉及8个乡镇、79个村委,通过防治结合的办法,在宣传防范上,由县领导包乡、县直单位包村、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户,进村入户,开展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和护林防火宣传,每个单位均派出一名副科党员领导干部兼职村副支书,蹲点帮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彻底治理上,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共争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资金800万元,移民资金600万元,危房改造资金600万元,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资金1000余万元,治理隐患108处,搬迁230户1050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在所有行业领域实行安全监管挂牌责任制,要求各行业部门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进工厂、下车间、到班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宣传效果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同时,积极增加安全投入,组织安全培训,更换设备设施,组织应急演练,排查整治隐患。
二是把好安全制度关,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严格按照“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行业部门直接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原则,重点强化各级党委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企业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全县所有行业部门和乡镇均按照安全监管要求,明确每个企业的分管领导、负责科室,具体监管责任人,使安全生产监管无缝对接。实行行业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负责,无一遗漏地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是把好安全监管关,强化危机防范意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县各级党政班子领导深入企业检查督查,开展暗查暗访和“知责、履职”谈心活动,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按照“谁主管、谁发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将问题整改交县安委会督办,达到了“人人 有责、个个知责、时时负责、事事尽责、失职问责”的安全监管要求。
四是把好安全力量关,强化应急保障意识。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从“大消防”的理念出发,建立了一支军事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消防队伍,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装备配备、应急演练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确保有一支拉得出、打得胜的精兵强将予以救援保障。加强企业职工安全队伍培训。指导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应急处置、隐患排查、安全培训治理方案等制度,使企业能在第一时间处置事故苗头,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强民兵预备役后备力量建设。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建立了一支民兵预备役应急后备保障力量,积极参加联防联控、民事调解、纠纷排查,协助有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打击刑事犯罪,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综合维稳体系,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人命比天大,责任比山重。郝忠祥说,他们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各项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本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为建设平安临汾贡献力量。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