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政策,是政府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关注的都是民生最基本的问题。日前,记者就惠民政策进展情况采访了市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晓民。
王晓民表示,市农委作为惠民政策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牵头部门,成立了市惠民政策落实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临汾市惠民政策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下发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市直各相关单位。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市农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任务,强化举措,全力推进。一是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主动扛起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压紧夯实责任到位;二是以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为重点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三是坚持开门抓整治,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到基层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四是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督查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真正做到了事要解决、人要处理、整改到位。
目前,市农委惠民政策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有序,针对惠民政策所包含各个项目市农委取得了哪些成效?王晓民表示,2015年以来,市农委承担的强农惠农富民政策主要有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果品交易出口平台建设工程、中药材崛起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省级补助项目等。其中,果业方面,2015年果业“三品提升”项目1.55万亩,资金585万元,涉及吉县、隰县、大宁、翼城、尧都区、曲沃、乡宁、洪洞、汾西9个县(市、区),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2017年果品交易出口平台建设资金736.66万元。涉及市级和吉县、隰县、翼城、永和4县,目前均在建设中。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整体打造了“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临汾桃王九九等区域公用品牌,为我市水果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果农增收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中药材方面,2016年我市承担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项目任务3250亩,资金130万元。2016年第二批中药材崛起工程项目任务11500亩,资金460万元。项目的实施,为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方面,2015年省级财政补助我市农村承包地确权资金3588万元,该资金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市17个县(市、区)20275平方公里航拍项目,二是按照各县(市、区)上报当年开展的面积,给17个县(市、区)下拨了1888万元。该项目通过省级专家验收和浙江省质检部门检测合格。2016年该航拍正射影像图项目获得了全国银奖,项目全部按照招标要求完成任务。各县市在使用该项目的正射影像图后反应良好。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市农委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打造具有尧风晋韵的美丽宜居乡村,彰显了地域文化,提升了农村品味,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大幅提升。
最后,王晓民表示,下一步市农委将认真分析惠农政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把惠农政策落实作为引深党风廉政建设和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重点,对在落实惠民政策中落实不力、敷衍应付的单位和个人,该约谈的约谈、该通报的通报;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要一查到底,严肃追责,绝不姑息迁就,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
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