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化”战略 实施“三五”工程

2011-10-17 08:3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深秋走入浮山,无论是项目工地,还是田间地头,到处呈现着一派争先发展、热火朝天的景象。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市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记者采访了浮山县委书记毛克明、县长张宏志。
他们认为,围绕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目标,市两会进一步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转型跨越时不我待。浮山县是典型的资源型县份,转型跨越发展责任大、任务重。“十二五”期间,浮山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这一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文化产业化、城乡生态化和民生普惠化“五化”战略,着力实施以打造铁矿冶金、煤焦化电、新型材料、品牌农产品、特色文化五大产业集群,强化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网络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五大基础建设,实施就业扩面、社保增容、教育提质、卫生升级、平安创建五大惠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三五”工程,力争到2015年年末,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浮山。
谈到浮山未来的发展,他们满怀信心地说,浮山资源丰富、人文荟萃,下一步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规划十大产业园区,形成科学发展新格局。实施大园区、大片区聚集方略,规划和建设一批规模集中、产业集聚的园区和片区,从南向北,规划建设采选冶炼片区、新型材料片区、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城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煤炭开发片区和北韩物流商贸片区;由东向西,规划建设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区、民间艺术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形成主体功能明晰的“两带十区”产业格局。
打造五大产业集群,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子。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攻方向,在产业延伸上,实现产业链条从“无”到“有”转变;在产业支撑上,实现新型产业从“小”到“大”转变;在产业升级上,实现传统产业由“弱”到“强”转变。在具体的实施中,就要抓好铁矿冶金、煤焦化电、新型材料、品牌农产品、特色文化等产业集群建设,真正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强化五大基础建设,增强转型跨越新优势。在城镇建设上,实施“大县城”战略和中心镇建设工程,继续拉大县城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形成纵贯南北的城镇建设带。在新农村建设上,全面提质升级新农村试点村、推进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厨艺、剪纸、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交通网络建设上,按照“北连铁路、西接高速、东南升级”的目标要求,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文化设施建设上,高标准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建设。在生态建设上,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创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实施五大惠民工程,再推和谐建设新举措。就业扩面工程,大力发展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落实就业政策,健全保障机制,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保增容工程,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教育体制工程,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城乡教育工程建设。卫生升级工程,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参合率达到100%。平安创建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狠抓六大战略项目,强化转型跨越新支撑。未来5年,浮山县将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重点筹划建设千万吨煤炭生产基地、百万吨焦炭生产基地、百万吨煤化工基地和青兰高速浮山引线一级公路、火车站至县城公路、引沁入浮水利工程六大战略项目,以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记者 许丽)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