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拖延症了吗?

2015-04-28 07:54: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拖延症,顾名思义,就是将需要做的事留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从专业的角度讲,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如今,拖延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你是否也染上“拖延症”这种“病”?是否也为此苦恼过呢?

    “拖延症”危害不容小觑,生活中有些人因为爱拖延,常常拖着拖着就把事情耽误了。大学生杨阳自称就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他说:“不用别人说,我自己都感觉自己有拖延症。”事情不到最后时限,他总是会给自己找到理由“稍后”再做,可每次拖延到最后就是把事情做得慌慌张张、草草了事,还有些事情拖延到最后竟然干脆忘记了,也因此耽误了不少事。就拿上个月赶高铁的事来说,那天杨阳在手机上购买了两天后上午8点10分去太原的高铁票,可“拖延症”“告诉”他可以临上火车前再去车站取票。到了出发那天,他爱拖延的毛病让他七点半才从床上爬起来,起来发现还没收拾行李,又慌慌张张收拾了半天。也没顾上吃早饭就打车往车站赶,到了车站已经8点5分,这时才想起来还没有换票,最后他没能赶上这趟高铁,没办法只好坐了下一趟。其实,这样的事已经不止发生过这一次了,杨阳自责地说:“我都觉得我爱拖延的毛病必须都改一改了,可咋就改不掉呢!”

    采访中,记者询问了不少自称有“拖延症”的人们:“既然有正事要办,为什么不安排好其他事情和时间呢?你们都在为什么事情拖延呢?”其中,家住市区解放西路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比如第二天上班后要交的材料,我经常是第二天早上天还不亮的时候挣扎的爬起来,一边睡眼惺忪一边蓬头垢面的去‘补作业’,因为再不干就‘完了’。”记者问:“那你早干嘛去了?”可她却说:“是啊,我也常这么问自己,可我会自我‘安慰’说,没事儿,不到时间呢,然后我会看电视、看手机、收拾家、洗衣服或在网上‘逛逛’,就是不愿意去做这件第二天就要交代的正事,然后就困了索性睡觉,因此只好第二天早上赶工。我老公总是因此说我。”采访中,记者发现,刘女士的状况也是不少“拖延症患者”的共同症状。

    有拖延症的不仅是成年人,小孩子也有,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症。家住市区福利巷的解女士最近也在为儿子的“拖延症”犯愁,解女士告诉记者,她感觉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生活中、学习上总是“慢吞吞的”。“每天早上赖床,穿衣服慢,吃饭也慢,走路也晃悠悠,写作业也总是慢吞吞的,一会儿就分神了,摸摸这个动动那个,就是不愿意集中注意力赶紧把作业完成,常常拖到临睡前才做完。”解女士无奈地说。为此她没少说儿子,“我每天都因为同样的事情说他,怕他上学迟到,我都是提前半个多小时叫他起床,给他整理好书包,催促他出门上学……”可感觉这样仅仅催促的做法对儿子爱拖延的毛病没有什么作用。为了纠正儿子的“拖延症”,她向几个闺蜜讨教了一些方法,其中有一种她准备试一试——让孩子体会体会自己的拖延带来的后果。早上起床、收拾东西、写作业……都不催他了,就让他因此迟到、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惩罚。解女士说:“不这样的话,就记不住自己的错误,也不知道去改正自己拖延的毛病,希望这种办法有效。”

    据了解,“拖延症”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专家表示,如果总是将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一直把该做的事情推到最后,这样事情都堆在一起,前面一件事拖到最后耽误后面一件事,每件事情都做不好,每件事情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就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