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秦蜀路段,市委党校往北一直到司法巷口的人行道全是大大小小的坑,市民骑车经过十分不便。”5月12日,热心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该路段二三百米的人行道上坑洼不平,加之该路段人流量大,很多时候,还会出现拥堵现象,而一些电动车主和自行车主为了避开该路段,直接骑车驶入机动车道。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骑车经过秦蜀路,但每到这一路段时不仅要放慢车速,还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坑”。“小坑倒无所谓,但是有的大坑却让人吃不消。”他介绍说,又一次自己骑得速度比较快,看到大坑时,自己准备减速拐弯避让,结果一旁的一辆电动车刚好挡住了自己,就这样勉强从大坑上骑过去后,自己的车胎被扎破了,推行一段距离后才补好车胎,差点耽误了办事。
随后,记者来到该路段,只见从市委党校门口往北一直到司法巷口200多米的道路上,大坑小坑一个接着一个,最大的坑面积有半平方米,小的也有脸盆般大小,坑洼周围同时散落着很多小鹅卵石,最深的坑能达到七八厘米。记者观察发现,每当市民骑车经过此处,发现大坑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减速避让,而一些没有注意到路上坑洼的市民免不了要吃苦头。采访过程中,一位骑电动车的妇女遇坑紧急减速,准备拐弯避开坑洼,就在这时,紧随其后的一辆自行车没能刹住车,直接撞了上来,所幸没有大碍。
由于该路段的大坑让很多市民叫苦不迭,很多骑车经过的市民选择驶入机动车道行驶,然后在司法巷口再拐进人行道继续行驶。虽然电动车在机动车道疾驰的汽车间穿梭,避开了坑洼的道路,却险象环生。看到前面的行驶道上有电动车,不少汽车都会按喇叭催促,也有不少驾驶员直接打转向从侧面超车驶过,超车过程也给从后方驶来的汽车带来了很多不便,让人不禁捏一把冷汗。据了解,该路段之前也进行过修补,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又成了这样,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
记者 卢凯 张蕴强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