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全民畅谈“遛狗准则”安全更要文明

2015-07-06 09:16: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喜欢养宠物狗的居民越来越多。每天清晨或傍晚,在市区各公园和广场上,很多养狗的市民喜欢趁着凉快和空闲,带宠物狗到汾河公园或广场散步,而狗随地大小便、对周围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日,记者发现市民在遛狗时,大多人并没有牵狗绳,导致所养宠物在街头和公园等人们集中活动的场所乱跑,给其他市民的心里造成不安。

    记者了解到,此类现象在全市很普遍,城区尤为突出。关于城市居民养狗、文明遛狗的话题又重新被提及。如,遛狗时发生狗咬人怎么办?狗有没有注射过相关疫苗?相关部门是如何管理的?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宠物打疫苗 并非绝对

    如今,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定期给宠物打狂犬疫苗以及其他一些宠物疫苗,会降低主人被宠物伤到后诱发狂犬病的几率。但是宠物打疫苗也有很多讲究,如果不注意,疫苗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近日,记者走访一些宠物医院及畜牧部门,了解有关动物打疫苗的相关问题。

    在秦蜀路一家宠物医院内,记者看到有市民抱着爱宠前来就医。“夏天细菌比较多,及时注射疫苗对人和宠物都有好处,尤其是宠物狗。”该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宠物都是春季开始注射疫苗,一年一次,这是针对成年狗。幼犬从50天就开始注射,间隔半个月再次注射,一共3针。一般国产的疫苗是30元,进口疫苗为50元。

    同时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为自己的宠物狗注射疫苗时,最好先检查狗的身体健康状况,患病中的狗是不能注射疫苗的,一旦注射,会有生命危险。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市民担心宠物狗即便是打了疫苗也可能会得传染病,那么宠物疫苗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为此记者咨询了临汾市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

    “一般为狗注射的通常是四联疫苗,其防止的疾病有犬瘟热、细小、犬传染性肝炎、犬副流感等,此外最重要的是狂犬疫苗,用来防止狂犬病。但是疫苗并不能‘永绝后患’,很多狗虽然注射了疫苗,仍然有可能感染上传染病,这可能是免疫效果不理想所造成的。”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对于已经注射过疫苗的爱犬,应根据医嘱来进行加强免疫。同时提醒饲养宠物的市民,注射疫苗时宠物的身体健康对于疫苗是否成功发挥作用有很大影响,感染传染病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此外,工作人员李先生建议“爱宠”人士,最好到正规的宠物医院打疫苗,同时仔细观察宠物打疫苗前后的身体状况,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潘华玲


    狂犬病发作 无药可救

    在人们的生活中,狗一直是忠诚、勇敢、正直、善良的象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狗、养狗,对于他们来说,宠物狗是生活中的陪伴者,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如果家里的狗患有狂犬病,那就成了危害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杀手了。如果狂犬病一旦发作,其进展速度很快,病程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死亡率几乎为100%。

    “近年来,我国猫、犬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人数也不断增加,狂犬病发病、死亡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最近该疫情在我市周边地市也有高发趋势。被‘狂犬’咬伤后的预防办法主要有三种,即伤口及时、彻底的清洗,免疫血清的使用,疫苗接种,其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缺一不可;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的就是伤口处置,其次就是免疫血清的使用。”尧都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李海亮说,“在去医院途中或等待救援时,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也很重要,首先要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但绝对不能用嘴去吸伤口的污血。还可以用20%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续用2%-3%的碘酒及75%的酒精局部消毒;这些都是自救的简单常识,最重要的还是得及时去疾控中心或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或狂犬免疫球蛋白。确认为狂犬病的动物尸体,应焚烧或者深埋。”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一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一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当天和第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当天、第3天、第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郝海军


    市民说遛狗烦恼挺多

    “这段时间我阳泉的侄子来我家做客,晚上一家人在胡同里乘凉,才两岁的侄孙女就被邻居家的大狗吓得哭闹不停。”6月30日,在水门街采访时王女士说,她家周围有几户邻居都养着大狗,平时出来串门的时候狗就跟在主人身边,有时见到陌生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狗都会去闻闻,小孙女被吓哭了,邻居只是说了声他家的狗不咬人,就是因为这个小事年轻气盛的侄子为此还和邻居发生了争执。

    提起遛狗这个问题,居住在兴隆小区的吕女士也有话说。“说也奇怪,你越怕它,它就越往你身上扑,你不怕它,反而它不理你。”吕女士说,小区里经常跑着一只雪白的大狗,听人说是一个叫萨摩耶的品种,见到小孩就往跟前凑,和小孩玩耍,但是狗能和人一样嘛,经常“舔”一下、含”一下的,就因为这事,狗的主人不知和多少户邻居发生了纠纷。

    有很多人喜欢狗,但也有人不喜欢狗,还有人很怕狗。居住在西赵村的张先生就十分怕狗,经常在路上遇到狗就躲得远远的,有时甚至选择绕路走。“养狗是你的自由,可是你不能让狗太自由了啊,原本人该走的路,被狗占了,狗是自由了,可人的安全由谁来保障呢?一些小孩常被狗吓得嗷嗷叫,养狗人想过这些吗?”张先生呼吁,养狗人满足个人喜好时,也要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

    “在大马路上经常有狗横穿马路,常常因为避让它们而急刹车。”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说,进入夏天以来,经常能在街道上看到被压死的狗、猫等小动物,看着都可怜,他希望这些宠物的主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出门遛宠物的时候最好能加根链子。(苏亚兵


    委员谈“遛狗”文明出行

    狗是人类的朋友,它活泼、机灵,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为此很多市民把狗当作宠物饲养。但是,随着狗伤人的案例不断发生,遛狗时狗随地大小便、影响环境卫生、惊扰周边居民等问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对此记者采访了临汾市政协委员张重辉来听听她对城市遛狗的看法。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市民的家里都有宠物陪伴,其中养狗的最多。”张重辉说,夏季天气炎热,遛狗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已成为很多市民夏季休闲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她发现很多市民在遛狗时不牵绳,任其乱跑,市民遭遇狗袭击的事件也时常发生。“狗毕竟不是人,它没有管束自己的能力,随时可能会做出伤害人的行为。”张重辉通过日常观察注意到,夏天人们衣衫单薄,夜晚,在广场、住宅小区、公园活动的老人和小孩子比较多,容易出现狗冲撞和袭击人,发生咬伤、抓伤等意外事件。有的孩子们比较喜欢狗,看见狗可爱,就去摸狗、逗狗,反而被狗抓伤、咬伤,从而增加了感染狂犬病的危险。

    为避免狗咬伤人或者遛狗时随地大小便,张重辉建议养狗的市民,携狗进入道路、广场和公共场所时,主人应当给狗束以犬链或者给狗戴上口套等措施,防止狗咬伤他人。携狗出行的市民还应该携带清洁工具,对宠物粪便随时予以清理。此外,张重辉还希望,我市建立流浪狗收养机构,从而进一步防止流浪狗伤人事件。

    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味调味剂,对于养狗者而言,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对周围的人负责,应当履行对自家宠物的照顾和看管义务。同时张重辉建议,我们不要因贪玩故意去挑逗宠物,因为即便是小型犬也极有可能伤人。(田志华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