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过暑期 法制安全记心间

2015-07-07 15:32: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野泳溺水、交通意外、火灾事故……眼下,随着市区中小学陆续放假,孩子们的假期安全问题,也随之牵动广大家长的心。尽管年年暑期讲安全,但每到此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惨痛悲剧却总是反复“上演”。为此,记者通过走访学校、家长、交通等方面,再次向广大家长、学生敲响安全警钟,快快乐乐过暑期,别让假期变“悲剧”。 策划人 成华    

    学校:打好安全“防疫针” 交接工作做到位

    暑期已到,为了提高家长、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解放路小学通过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从交通安全、居室安全、家电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安全度过暑期。

    据解放路小学副校长陈临玲介绍,每年寒、暑假期间,学校都会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进一步落实未成年学生法定监护人假期管理责任,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家校对接工作,并以班级为单位回收每个家庭的家长回执单。同时,在放假当天上午,每个班级班主任老师均组织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课,从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汛、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提醒。

    陈临玲表示,暑假是学生安全事故的多发期。这期间许多学生脱离了学校和父母的监管,面临着安全风险。因此,在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行,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车辆,禁止无证驾驶摩托车;孩子独自在家时,告诉孩子,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教给孩子正确使用家电的知识,并排查家用电器的安全隐患;不得到酒吧、网吧等娱乐活动场所玩耍等。同时她提醒,在这个时期,家长们一定要承担起监护责任,教育孩子如何远离危险;尽最大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保障每个人假期通讯工具畅通也是确保安全的一大关键。

    陈临玲说,在放假期间,学校特意安排了值班老师,一是确保校园安全,二是将一些会议精神及时通过微信群的形式,发送给各个老师,并及时传达给家长和学生,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记者 亢亚莉    

    家长:当好义务“宣传员” 快乐假期重安全

    告别沉甸甸的书包,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轻松假期,相比孩子们欢喜雀跃的兴奋,家长们更多的是对于暑期安全的一丝担忧。结伴玩水、交通意外、饮食安全……一个个隐藏在快乐“背后”的危险信号,不得不让家长们时刻绷紧脑中这根安全弦。

    说起安全这个话题,家住临师小区的李华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孩子上初中,也学会了骑自行车,因此,这个暑假,必须时刻给她敲响安全警钟,千万不能出任何差池。”作为女儿的监护人,面对暑期长假,李华给孩子制定了一份特别的暑期安全手册,通过对出行游玩、饮食健康、意外自救等方面的学习教育,为孩子的暑期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虽然天气炎热,但在冷饮上会严格控制,坚决不吃路边摊的‘三无’食品;和同学结伴玩耍时,坚决不去水库、废弃工地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同时,教给孩子生活中防火、防电的相关知识,以便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冷静应对。”李华说。

    家住上樊社区的李建敏,是两个儿子的父亲。男孩子淘气好动,不得不让他时刻拧紧安全阀,不敢有丝毫马虎。

    李建敏说,暑假前夕,学校就给孩子们发放了一些有关暑期安全的资料,教育孩子们严防溺水事故发生、遵守交通规则、注重饮食安全以及加强自护自救能力培养等,并呼吁家长,起到正确引导、监督的积极作用,当好孩子们的“安全宣传员”。

    “社区附近有一些正在施工的工地,还有水池,以前,就听说过有几个孩子去戏水,其中一个溺水身亡。所以,对两个儿子的暑期安全会尤为重视,一刻也不能放松。”李建敏说,大儿子上初中,主要要求他不要和同学们结伴骑车到危险、偏远的地方,在马路上骑车,遵守交通规则,谨防意外事故发生。而对于幼儿园刚毕业的小儿子来讲,则是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的食物,不随便和陌生人说话;玩耍时,一定不要脱离家长的视线范围,学会自我保护。

    记者 成华    

    学生:假期安全记于心 自救常识多普及

    暑假对孩子们来说,是轻松快乐的。但随着假期到来,孩子的暑期安全又成了家长们最忧心的话题。那么,学生安全意识是否薄弱呢?该如何安全度过假期?日前,记者对此做了调查。

    记者来到五一东路功臣小区,有3名女同学在健身器材处玩耍。记者称是小区住户,和3名女同学搭讪,她们并没有立即离开。记者试探性地问,谁会用电器烧水、做饭。3名小女孩告诉记者:学校老师都教了,在家不要随便触碰电器,更不能用湿手触碰;不能自己做饭,因为不可以动煤气。”当记者拿起手中的零食和她们分享时,她们却找借口离开了。

    其中一名女同学告诉记者,她今年10岁,还有个5岁的弟弟,为了安全起见,他爸爸在每一个插座上都安装了安全塞,另外,家里的电器、花盆也都放在高处。“妈妈告诉我,自己在家的时候不能碰插座、煤气开关,楼下玩不能玩火玩水玩炮,有陌生人敲门不可开门,这些都说了好多遍了。”今年12岁的申同学说,她家住金殿镇河北村,因为村里有条河,所以夏季游泳就成了小伙伴们最喜欢的运动。“从小生活在这里对环境比较熟悉,可是父母担心安全,从来不让我下水。前年我的一个同学在里面玩差点出了人命,本来我挺不理解的,这下再也不敢羡慕了。”申同学告诉记者,每年暑假都会有不少游人来附近游玩烧烤,其中不乏带小孩的“家庭团”,甚至见到过下水拼泳技的情况,光顾着高兴却意识不到危险。“我可不敢,不是游的不好,是太危险了。”走访中,多数受访学生都表示,学校和家长都会普及暑期安全知识,但是假设遇到危险,多数受访学生都不知道正确的自救常识。甚至有一些学生存在叛逆、侥幸心理,认为危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暑假即将到来,希望中小学生能真正重视安全、提高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度过一个快乐的暑期。

    记者 梁娟    

    部门建议:谨记安全常识 保驾快乐假期

    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暑假,孩子活动的范围更广,而各类安全问题也随即产生,人为、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孩子受到伤害。近日,记者就暑期儿童安全问题,走访了相关部门,并咨询专业人士。

    据了解,暑期儿童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尤其近年来溺亡的事故频发,对此,从事游泳教练的王先生表示,家长掌握常识注意防范,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夏季带孩子游泳的家长比较多,而其中发生的不少事故,是由于给孩子使用尺寸大小不符合的游泳圈造成的。家长在购买游泳设备前,在家用皮尺测量孩子的颈围,以做到尽量选择大小合适的游泳圈。3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宜高强度的游泳训练,千万不要让他们钻到水面以下,以免大量呛水。”王先生说,家长们应该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一旦遇到危险可以实施自救措施。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除了溺亡的事故,少年儿童在放假期间还面临着很多安全问题,对此南街派出所所长赵春怀提出了一些建议。“少年儿童在放假期间最好是远离水、火、电等危险源,而人为影响包括现代网络及娱乐场所等,孩子因年纪小辨别能力较低,因此需要有正确的引导,这就涉及到教育的问题,每年我们会和学校合作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对于危险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赵春怀称,少年儿童因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又不懂得如何判断对错,因此会做出一些错误甚至违法的行为,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他提醒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提前预防才能护航孩子的假期安全。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