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国道养路工人:“天气越热越要干”

2015-08-03 08:44: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公路,就像人的肌肤一样需要精心打理、细心呵护,这样才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洪洞公路段有140位养路人,他们就像公路的“养颜师”一样,不论严寒与酷暑,常年坚守一线,养护106公里的公路线,确保公路的清洁、美丽、平安、畅通,延长着公路的使用寿命。

    7月27日上午11时,309国道K1190+600至K1190+800米处,这里是甘亭中心道班的责任区,10位养护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施工,放样、吹风、倒油、刷油、撒料、碾压。班长郭末蛋说:“今天气温有三十七八度,太热了。可是,我们的工作很特殊,天气越热越要干,这样,石子才能和沥青牢牢粘住,施工质量才有保证。”七、八、九3个月是养护路面的“黄金”时间。进入7月份以来,他们班组凌晨6点就上工,直到下午5点后才收工,平均每天养护路面900多平方米。郭末蛋指着车上的沥青罐说:“沥青温度有170度,从料场拉过来,温度会降低,所以现场还要用燃气加温,地面温度少说也有五十度。但是工作性质就是这样,大家已经适应了。”甘亭道班目前做的工作属于小修小补,主要是人工作业。而在另一处,309国道K1107+000至K1107+850米区间,这里正在机械化作业。大型车辆喷洒着沥青、石子,滚烫的沥青散发着逼人的热气和难闻的气味,压路机轰鸣着,来来回回碾压着路面。记者好奇地问道:“压路机怎么跑得这么快?”堤村中心道班班长李建奎解释说:“这个压路机不是碾压路基,是让石子和沥青充分粘合。”李建奎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笑着说:“人不舒服,路舒服啊!公路养护对温度有要求,天气越热越好。”李建奎,今年54岁,在养护公路一线一干就是37年。看着来往车辆掀起的漫天尘土,他轻松地说:“这都不算什么,前些年拉煤的车多,到处是煤粉,太脏了,煤粉又有油性,脸都洗不干净。几十年了,我都养成了一个习惯,脸总是洗两遍。”他介绍,养护公路,一年到头总有忙不完的活。清扫、绿化、清理边沟、疏通涵洞、维护公路设施,到了冬天要扫雪、打冰。“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公路了,对这份工作很熟悉了,也有很深的感情。”与国道上的养路工人一样,省道上的工人也在与炎炎烈日“赛跑”。

    苏堡道班主要负责省道沁洪线S323,属于三级路段。道班共7人,维护着15公里的道路。班长王北喜,55岁,高中毕业就加入了公路养护队伍。常年户外劳作使他的双手变得很粗糙,结满老茧,强烈的阳光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这个路段,村庄多,人口多,过往车辆多,养护工作量非常大。我希望人们能支持我们的工作,不要随意倒垃圾,不要损坏公路标识。”谈及对工作的认识和感受,王北喜说:“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是背后的付出,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我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有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和社会、对得起南来北往的人们。”采访结束时,已12点40分。简单吃过饭后,喝了两杯大叶茶,王北喜又穿上厚厚的制服,带着队伍匆匆上工了。“趁天气热、温度高,赶赶进度,8月底必须完工。”(陈华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