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80后淘“币”迷石瑞祥 :穿越古今话钱币

2015-08-03 10: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看着这些古钱币,就好像我在和古人对话一样,很有意思。”石瑞祥笑着说。

    在东关古玩城三层的西南角,80后石瑞祥有一片自己痴迷的天地,在钻研古钱币的过程中,对话历史,活出不一样的青春。

    7月25日,记者听淘“币”迷石瑞祥讲述了自己的“古玩经”。

    结缘古币

    在石瑞祥的小店里,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玩,其中最显眼的是他收藏的几大本古钱币。

    说起古钱币,不善言辞的石瑞祥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芒。“这种古钱币叫‘对币’,制造年代是宋代,都是两块钱币组成,但是各有各的特点,而且铸造工艺不同。”石瑞祥指着手中的钱币说,每一块古钱币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征。

    “记得五六年前,我在家里翻出了几个古钱币,然后就仔细看,发现每个样子都不一样,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兴趣。之后就开始各处寻找古钱币,泡古玩城、逛小摊,看了很多、收了很多,越来越痴迷。”石瑞祥说,一开始是兴趣,后来就慢慢地痴迷起来。

    痴迷历史

    “钱币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各种各样的钱币不仅充当经济运行的媒介和载体,而且记录了政治生活的很多内容。它作为历代帝王改朝换代的标志,蕴含着很多故事,这也是让我想要研究并且很感兴趣的地方。”石瑞祥拿着几块古钱币说,最开始的兴趣慢慢转换为对历史的探索。

    “我开店主要是觉得有一个平台能和更多淘‘币’者交流,这样我的视野就更广了。”石瑞祥说,古钱币又被叫做“泉”,也是祈求源源涌出,用之不竭的意思。这种“花钱”是民间崇尚吉利、富贵的象征,花币五花八门、品类繁多,大多代表的都是福、禄、寿、喜等意义。钱币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增长了很多知识。

    倾心钻研

    从最初的十几枚钱币,一直到成百上千,石瑞祥“渐入佳境”。“收藏最多的时候,我手里有五六千枚古钱币,精品也有四五百枚。当然收藏的意义除了其蕴含的历史故事,其价值还体现在市场价上,我收藏的古钱币中,价值最高的一枚市值5000元左右,虽然对于专业收藏家来说,还只是皮毛,但对于我来说,这是进步,是我潜心研究的成果。”石瑞祥说,他也经历过刚开始的盲目收藏,买回来的东西仔细一看居然是假的,后来上网查资料、买书学习,最终小有成就。

    “现在经我手的古钱币,基本都可以辨认出来。”石瑞祥笑着说,在古玩城内,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店主,但是像他一样感兴趣的年轻人有很多。(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