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每年采暖季,当我们享受着暖气片内股股热流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时,有没有想起过在这份温暖的背后正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和付出?他们中有的是供热一线的维修工、有的是一名系统操作员、有的是工程师……
董胜强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今年32岁的董胜强是大唐国际临汾热电公司发电部的汽机运行主管,负责发电及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11月9日下午,记者在该公司发电部办公室见到了刚刚从供热现场巡检回来的董胜强,桌子上的水杯正在冒着热气,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他还没顾得上喝口水。
大唐国际临汾热电公司是我市集中供热热源厂之一,今年的供热覆盖面积达到了850万平方米,责任重大,而这份光荣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唐的每一位员工来分担。
如果用两个词形容董胜强的工作状态,那就是忙碌、紧张。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开生产早会,他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每日设备的运行情况、参数指标,并向下安排当日的主要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他都要各抽出一个半小时到供热机组厂房检查,如果没有紧急情况,他会回到办公室整理一些技术方面的材料、台账,这期间他还要不定时通过监视系统查看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发现参数异常就要立即通知运行人员及时调整。“虽然采暖季是从11月15日开始,但是从10月初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董胜强告诉记者,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他们从系统各个阀门状态到热网设备备用情况,对供热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并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担心热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异常,他们对供热系统各个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具有针对性的预案,并进行了反复演练。
每年12月和第二年1月是采暖高峰期,热量需求大,对董胜强和每一位供热职工来说更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单机供热期间,如果运行机组出现故障,而启动备用机组耗时长,对我们来说压力非常大,大脑里有根神经一直紧绷着。”
去年采暖工作开始不久,由于热网站循环水阀门出现泄漏,导致供热系统短时退出,供热中断。紧急时刻,董胜强带领几名运行工协助热网站进行抢修,经过一夜奋战终于使供热系统恢复了正常,老百姓家中渐渐冷却的暖气片又变得暖和了。其实,每年供热期间,加班熬夜对董胜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为了监视一组数据的运行情况,他和同事常常整晚盯着显示器不放,生怕错过一丝细小的异常。
今年是董胜强进入大唐临电的第7个年头,2008年他从太原电力专科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通过招聘成为公司发电部的一名运行工,所学之长有了用武之地。由于在工作中能吃苦、肯钻研,去年9月,他被公司提拔为发电部的汽机运行主管,同时他还是公司的先进工作者,曾获得仿真机技术比武二等奖。跟随董胜强在厂区巡检时,每到一个区域,他对每一台设备的功能、每一项节能环保新技术的应用都如数家珍,讲解得很详细。“每一台设备的更新、每一次新技术的运用对我来说都是挑战,只有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在实践中反复学习和锻炼才能成长。”从一线运行工成长为一名管理者,无论身份如何转换,无论获得怎样的荣誉,作为一名发电及供热一线职工,董胜强坦言:“虽然辛苦,但我更加享受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满足和自豪感。”
从董胜强的口音中不难猜出,他并不是临汾人。采访中记者得知,董胜强来自河北保定,在大唐工作的几年中,他把家也安在了临汾,妻子也是本公司职工,如今他们还养育了一对两岁半的龙凤胎儿女。“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一个展示价值的平台,还收获了幸福的家庭。如果人生还要更圆满,我希望把这份温暖的事业一直做下去。”董胜强的言语中满是真诚。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