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琦)安居乐业时,是谁在维护一方群众的权益?放心消费时,是谁为消费者撑起一片蓝天?经济繁荣的背后,是谁在抵挡潜在的威胁?当全国吹响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双打”)的号角,我市一马当先,扛起“打假”大旗,挥动正义之剑,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双打”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侵权制假违法行为,谱写了一曲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赞歌。
今年以来,我市“双打”工作按照省里的部署要求,健全组织领导,分解任务目标,明确部门职责,密切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全市“双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工商部门采取局局联动、部门配合机制,积极开展“双打”专项行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件,捣毁窝点1个,其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件,有力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农业部门采取了县(市、区)自查与交叉联合示范执法检查相结合、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源头治理与市县联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保农资打假工作取得实效,全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共依法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133家次,发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233起,其中假劣农资案件线索7起,已陆续予以立案查处,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安部门坚持全市统一部署与区域重点整治相结合,部门分工负责与强化协作配合相结合,专项行动与日常执法相结合,强化意识,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拳出击,2015年上半年相继破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3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3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3起,共9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涉案金额达99.4万元。
在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市制订了《临汾市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联合宣传、公安、环保、商务、国税、地税、工商、质监8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做好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工作。各县(市、区)制订了各自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开展了自查整改、联合检查等项工作。对全市(点)500余户加油站进行了统一排查。洪洞县抽样检验发现销售劣质车用燃油的加油站3个,受理洪洞甘亭无照加油站案件1件,行政处罚金额17.2万元。
同时,对省督查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我市工商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渠道,大力宣传“双打”政策措施、工作进展和成效,把新修订的《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山西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以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活动为契机,采取咨询、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和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保护知识产权专栏、论坛等方式,大力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科技部门开展了主题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为全市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农业部门印发了《临汾市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方案》。今年“3·15”期间,全市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市、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和科技人员2550人次,悬挂标语横幅210条,发放明白纸、一封信、宣传单等资料24万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76场次,接待群众咨询12.3万人次,展销农资产品23万公斤。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