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静) 日前,市民史女士给孙女购买保险时,因预留的手机号码与他人重号,无法完成相关手续。这样的事情已发生多次,她感到十分纳闷:这个尾号为1028的手机号码,我已经使用了整整五年,从未办理过停机一类的业务,怎么可能和别人重号呢?”
2011年初,史女士在农行存入一万元,定期三年,获赠了一台品牌手机。依照约定,她必须使用新办理的3G号码,中途不得改办其他套餐。“我在银行选号时,看到这个号码的尾号正好是我的生日,就毫不犹豫地办理了。”史女士说,原以为是吉祥号,没想给自己带来许多不便。
“三年之约”到期后,问题接踵而来。2014年5月,史女士去另一家银行开卡时遭遇尴尬。“据说,有人在那家银行办卡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和我的一致。因为重号,我只能留下我爱人的手机号码。”史女士很是无奈,今年4月,我随团去韩国旅游。导游让我们申请一个支付宝账号,回家后可以坐等退税。我才发现,我的手机号码已被人抢先注册了,但使用权却不是我。”
今年11月初,史女士给刚出生的孙女办保险时,又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万般无奈之下,她来到当时办理业务的农行网点。在该行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她到联通营业厅了解这个号码的使用情况,营业员查询之后,告诉她这个号码的户名是她,且使用状态正常。
“我想,这个手机号码在我使用之前,应该还有一位主人。他当时用这个号码绑定了一些业务,直接影响了我日后的使用。”在史女士的追问下,她的猜测得到证实,她的手机号码属于“二次放号”。出于相关规定,营业员无法告诉她上一任主人的信息,她想找原主人“解绑”的想法只能搁浅。
自己的手机号码,自己却不能做主,史女士郁闷至极。“‘重号’已经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我只能选择换号了。”史女士建议运营商可定期向银行、保险公司、互联网平台等相关机构提供销号名单,相关机构也应定期更新用户数据库,及时解绑一些服务。此外,对于“二次放号”,运营商应向用户提前说明,这样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