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进行地名普查:既规范又有特色

2015-12-11 10:38: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芳 )12月8日、9日,市民政局召开了临汾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促进暨培训会议,近700名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地名是基础性社会公共信息,涉及内政外交、新闻出版、测绘制图、邮电通讯、交通旅游等多方面,是人们日常交流交往的重要工具,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市是华夏第一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古地名数不胜数。许多地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文自然环境特有的认识和思考,记录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破坏严重、不断消失,地名也名存实亡,亟需进行抢救和保护。开展地名普查,深入挖掘地名文化遗产,对保护地名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在我市是1983年至1986年开展的。30多年来,地名变化很大,急需摸清底数、普查更新。许多老地名逐渐消失,新命名、更名的街道、路巷数不胜数。一些地方存在着命名不及时、或长期不命名、有地无名的现象,给地名规范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临汾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到2018年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各级普查办一定要按照时间节点,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普查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市普查办将对各县(市、区)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