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来,反手摸肚脐、晒马甲线几度成为微博和朋友圈的热门话题,这也让“好身材是最好的衣服”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
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定期去健身房显然不太可能,偶尔去一趟又达不到健身的效果。因此,小米手环、乐动力等移动终端以及一些健身APP应运而生。用户可在健身的同时分享运动数据、结交朋友,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互联网+运动”使得运动健身社交化、趣味化。
目前所有主流的健身APP包括Keep、Fittime、火辣健身、运动家等。其中“运动家”的操课训练有氧动作和力量动作的交叉练习,能够在全身减脂的同时对局部进行塑形,动作组合开始有热身、结束有拉伸,相对科学,可以有效减轻肌肉酸痛。“Fit鄄time”总体来说课程不错,但部分课程没有热身可拉伸,容易造成肌肉酸痛,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高冲击力的动作。而其他健身APP的课程相对来说就没有“运动家”和“Fittime”科学、丰富了。
在电信公司上班的王女士被同事称为“健身女王”,因为王女士每周末都会风雨无阻去向阳路一家健身房锻炼身体。“虽然我很享受健身的过程,但是周末的时间都用来健身,都没有时间逛街聚会了。”王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健身达人分享了在“Fittime”上健身打卡的视频后,她就对“Fit鄄time”这个健身APP动心了。“因为我之前有在健身房健身的经验,所以APP上的健身动作要领我都已经掌握了。跟着APP的课程在家健身,时间由我自己安排,效果还不错。”
采访中记者发现,使用健身APP的用户并不都是像王女士一样的健身热衷者,很多人享受的是约跑、点赞等和朋友分享健身的乐趣。的确,除专业性、便捷性之外,和朋友互动的社交性也是健身APP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