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第一书记”马荣山援助患病女孩

2015-12-28 11:01: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我已经快忘了怎么走路了,走路的感觉,真好!”汾西县永安镇李家庄23岁的孟瑞琴,自患上“多发性硬化病”以后,四年来从未走出过家门,如果不是李家庄的驻村第一书记马荣山多次前来帮扶,孟瑞琴或许会一直呆在那破败的窑洞里不出来。
        山区女孩患罕见病
        12月18日,寒风刺骨,驻村第一书记马荣山带着记者前往孟瑞琴的家,经过一段崎岖不平、坡陡沟深的山路后,到达了孟瑞琴的家——位于半山腰的一座破败的窑洞。
        孟瑞琴的家极其简陋,土炕、灶台、破旧不堪的碗橱柜,加上门口的一张桌子几把木凳,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当记者见到孟瑞琴时,她正斜靠在土坑上看一本关于医护保健延缓记忆力衰退方面的书,自患病以后她不但从不出门,而且玩伴也没有了,现在书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由于孟瑞琴的骨头脆弱得不可思议,轻轻一摔就会骨折,使她特别悲观,孟瑞琴有一天发信息告诉我,她每天都在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中度过,时刻都想着下一刻她会不会骨折,会不会再也站起不来了。”马荣山说,他感到特别心酸,想尽力帮帮这个女孩。
        花光积蓄四处求医
        19岁那年,孟瑞琴发现儿时走过无数遍毫不费劲的山路,如今她却需要走一走歇一歇才能到家,而且走路时左右摇晃,双脚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孟瑞琴心想,可能是自己长时间不走山路腿上没劲,直到后来,她经常感觉双腿酸痛、无力。
        在父母的带领下,孟瑞琴到当地医院进行了诊疗,当时,医院怀疑孟瑞琴是营养不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还发展到一走路就摔倒的状况。2012年8月,孟瑞琴的症状进一步加重,每次只能行走约200米,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安,家人又一次东挪西凑了些钱,带着孟瑞琴赶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进行了检查,最终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病症。
        四年来,孟瑞琴一直都在服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堆外债。为了挣钱父亲、哥哥、嫂子都去了外地打工,只留有年迈的母亲照顾孟瑞琴和她年幼的侄子。只要听说有人能治这种病,我就带着女儿前往,尽管每次都失望而归,但我们并未想过要放弃治疗。”母亲郭黄爱说。
        驻村书记伸出援手
        今年8月,在孟瑞琴丧失治疗信心时,第一书记马荣山来到村里,结合国家政策,对村里的特殊群体进行了定点帮扶。
        “我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看到有人生活困难看不起病,我心里特别难受,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弱势群体。”驻村第一书记马荣山说,其实村里的好多事情多亏了孟晓华村支书的支持和帮助,才能顺利开展。
        了解到孟瑞琴的情况后,马荣山第一时间帮她申请了各种补助,现在正为她申请轮椅,做了力所能及的一些事,孟瑞琴与同龄女孩相比特别懂事,她经常拿着手机浏览一些做手链、串珠、围巾、帽子、饰品等物件的网站,跟着教程学习,想着做好后拿出去卖,就能帮父母减轻一些负担。”马荣山说,她还要把手艺教给其他的残疾人朋友,让他们也能够凭自己的双手去生活。
        在交流中,马荣山得知孟瑞琴在高中时就学会了五笔打字,他立即想到,如果孟瑞琴能有一台电脑的话,不仅可以了解外界的社会,开阔眼界,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由于孟瑞琴多年来看病已有不少外债,根本没有能力购买电脑,马荣山便考虑联系所在单位和社会,希望尽快为孟瑞琴弄一台电脑。“我希望尽最大努力完成她的心愿,让她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到生活的希望。”马荣山说,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也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能帮多少帮多少,这个家庭真的太需要关爱了。
    记者 张莹超 梁丽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