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自从临汾长途汽车站迁走,兵站路便落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境地。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不少商铺无奈关门歇业,整条街显得有些落寞。
优势不在
商铺多数歇业
1月18日中午12时30分,本应是做生意的“黄金时段”,兵站路北段的多数商铺却大门紧锁。当记者行至临汾长途汽车站旧址时,发现这一情况尤为严重,附近多家便利店、旅店、饭店的大门上贴着“转让”出租”等字样。有的商铺虽大门敞开,却没顾客上门,使得这条街更多了几分萧条。
“汽车站仍在运营的时候,每天都是车来车往,顾客一茬接着一茬。如今,除了附近的居民、学生和家长及过路的车辆外,几乎很少有‘外人’进来。”车站对面的“晶晶旅店”仍在苦苦挣扎,该店负责人感到心累:“现在的营业额大不如前,连过去的十分之一都不及。旅店生意没法做了,老板们都想脱手,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谁家生意都一样,能赚点填饱肚子的钱就不错了。”车站旁边的食品批发店老板王女士提及此事,也是满腹牢骚,斜对面的面馆昨天一中午只卖了三碗面,我这儿一天只收了不到100元,店冷清得都没有人气儿了。”面对生意日渐惨淡的局面,王女士和附近商家看法一致:房租一到期就关门,现在关门就是在挣钱。”
相比之下,兵站路南段明显人气较旺,各类商铺仍在正常营业。其中一家饭店的老板道出缘由:我们的主要客源是附近的上班族和居民,平时也不依靠‘过路客’维持生意,受到的冲击不大,营业额没有大的变动。”
车站“退休”
交通压力缓解
原先的“旅客经济”优势不在,不少商铺陷入被动的等待。与此同时,住在兵站路的市民们看到了新的变化,整条街好比脱胎换骨:路面清爽整洁,交通不再长时间拥堵,家长接送孩子更省心。
“生意好的时候,好多饭店常常当街倾倒垃圾,弄得泔水乱流,还不时散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味道。现在生意不好干了,饭店也跟着转让,这种现象就少见了,路面变得更加干净。”商招文明小区的贾先生深有感触,自从汽车站停运以后,外来的车辆和旅客少了,交通畅通了,耳根子也清净了。”
车流量、人流量大幅缩减,兵站路的交通压力得到极大缓解。“以前,兵站路路窄、车多、人也多,路况真的是不好,接送孩子成了一件苦差事。”解放东路小学的一名学生家长习女士表示,现在情况大不一样,进出都比较通畅,省事也省时,给家长们解决了一大心病。”
记者 成华 李静 实习生 亢慧琪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