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样的暑假 不一样的童年

2016-08-19 09:45: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对孩子而言,暑假是一年中非常快乐的时光,摆脱了“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的苦恼,然而,现实却是孩子的暑假却比上学更加忙碌,游泳班、书法班、舞蹈班……十八般武艺锻炼出一个个“小能人”。

  这个暑假,孩子们是怎么过的?身为父母,他们的暑假又是怎样的?为此,记者走进4个家庭,感受一个家庭两代人的暑假生活,同样是暑假,两代人的暑期却不可同日而语。

  策划人:潘华玲

梦子的暑假:多重快乐享不停

  临汾新闻网讯 暑假是每个孩子最期待的时光,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妙的回忆。日前,80后妈妈张凤抚今追昔,谈起自己与00后女儿梦子不同的美好时光,虽各有一番滋味,却拥有着同样的快乐与精彩。

  梦子的暑假生活显然更为丰富多彩。跟许多同龄孩子一样,她既是“报班大军”中的一员,也是快乐旅行的一份子。

  7月,梦子在钢琴班、游戏班、英语班之间来回穿梭,享受充实的快乐;8月,她辗转于运城、西安、威海等城市,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说起暑期趣事,她兴致勃勃:上培训班可以学知识、长本领,让自己越来越聪明。出去旅游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妈妈喜欢让我多多亲近大自然。我感觉这个暑假非常有意思、非常快乐。”

○梦子妈妈的暑假:苦中作乐乐无边

  8月16日晚,9岁的梦子脚踩滑轮鞋,像小鸟一般在小区广场自由自在地“飞翔”。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张凤喜上眉梢,不禁忆起曾经的暑假。

  “我从小在浮山农村长大,家里孩子多且条件差。每逢放暑假,我都要跟着家人去县城卖自家种的蔬菜和西瓜。不论天气多热,我们都得守摊,能卖出多少算多少。毕竟,我们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要依靠这些零零散散的小生意。”张凤说。

  在张凤的记忆中,她的假期离不开“干活”两个字,虽然有些苦和累,快乐却丝毫不打折扣。“我们没有学习压力,在干活之外就是疯玩。闲暇时,我们就打开电视机或是录音机,跟着音乐又唱又跳。或是,一起去附近的河边游泳、摸鱼,在岸边摘果子、逮蛐蛐。”想到这些,她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如果说我的暑假是黑白色的。那么,梦子的暑假可以称得上五彩缤纷。”张凤感慨,在我看来,孩子快乐是最重要的。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不要给孩子安排过重的学业安排。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到一张一弛、劳逸结合。”

  记者 李静

 

○超超的暑假:只剩下补习班和“宅”

  临汾新闻网讯 超超今年15岁,是平阳学校的学生,从小到大都很让父母省心,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学习成绩良好。放假后,超超丝毫不敢放松,奔波于不同的补习班,开始自己的“第三学期”。

  超超妈妈介绍,孩子明年即将升高中,所以这个暑假开始为初升高作准备。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他们把儿子的娱乐项目全部取消,报了各类学科辅导班,“全力以赴备战升高中。”超超妈妈说,今年是孩子的关键一年。

  超超暑假每天上午补习数理化,下午自学英语,多余时间在家复习早上补习的功课,有时打开电视看看侦探类的片子放松,暑假期间除了学习,很少出门。

  超超说,补课的暑假虽然痛苦,但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很快乐。他要以邻居哥哥为榜样,上个好高中,再上个好大学。

○超超妈妈的回忆:暑假是无忧无虑地“玩”

  我家以前住在迎春南街开发新村,15岁那年就读临汾市第五中学,每逢放假,便相约几个同学出去玩,暑假在我的记忆里,是无所事事的自由,是无拘无束的快乐。

  从小学到中学,我的同学、好朋友都住在我家附近,所以,暑假的时候一点都不孤独,玩伴特别多,每天都过得很喧闹,大家约着串门,今天到这个同学家聊天,明天去那个同学家聚餐,就连暑假作业,都是到了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才“突击”完成。

  当时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假期没有时间管我们,顶多就是督促我们,假期要结束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时对暑假真的没有什么计划,总是觉得日子过得很快、很开心,现在如果再给我个暑假,我也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

  记者 丁莹

 

○常佳悦的暑假:比上学还忙

  临汾新闻网讯 上午9时至11时,拉丁舞;下午14时至16时,英语;16时至18时,拉丁舞;18时30分至20时,书法……这是9岁的常佳悦的一份暑期培训安排,这么紧张的培训班她上了10天左右。

  常佳悦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这个暑假忙得不亦乐乎。但她并没有讨厌上“兴趣班”,唯一害怕的就是没有小朋友跟她玩。常佳悦描述道,“最忙的时候,我和妈妈就是在赶场,中间只有半个小时,有时候忙得都顾不上吃晚饭。那些天,我不仅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写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候累得倒头就睡,连衣服都不脱。”

  《昆虫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丽丝梦游仙境》……每天睡觉前,常佳悦坚持阅读课外书15分钟,这个暑假,她已经阅读了不少课外书,有时看得看得就睡着了。

  这个暑假,常佳悦俨然成了家里的“大忙人”,爸妈也跟着忙碌,她的爸妈这样形容,暑假比上学还忙。”但常佳悦却这样说:能跟好朋友一起上课、一起玩耍,我觉得很开心。”

○常佳悦爸爸的暑假:无忧无虑

  常佳悦的爸爸今年34岁,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暑假生活,他认为是快乐的、美好的、无忧无虑的。

  常先生出生在永和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前有一条小河,他家的土窑洞后面是一座大山,耕地就在大山后面。每天天还不亮,他爸爸就起床去后山种地,而妈妈也早早起来给一家人做饭,他和弟妹吃过后要给爸爸送饭,这一来回就得两个小时。

  “儿时的暑假快乐时光是每天下午到太阳落山这个时间段。午饭后,我赶着羊、牵着牛,穿过小河,来到窑洞对面的山坡放牛羊,我则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刨药材(柴胡),等牛羊儿吃饱了,我带着它们又来到小河边,让它们喝个够。这时,我走到小河边,将石头一块块搬开捉蝎子。”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常先生脸上荡漾着抹不去的快乐。“我会拿着蝎子,去村里的集市上卖,然后再给弟妹买冰棒,吃着甜甜的冰棒,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说起孩子的暑假,做爸爸的有些心疼,觉得这代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他也常给孩子说:把学习当成一种娱乐,你会觉得很快乐,但也不要把自己搞成书呆子,累了就休息,要学中玩、玩中学,快乐为本。”

  记者 郭秀婷

 

○姚思睿的暑假:小记者活动充实了我的假期

  临汾新闻网讯 11岁的姚思睿说,今年她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因为丰富多彩的晚报小记者活动,因为畅游阅读世界,因为有很多让她受益匪浅的记忆。

  在还没有正式放假之前,姚思睿就已经和妈妈商量好了完整的暑假规划。7月份每天早上画画,下午练习葫芦丝和做暑假作业,晚上自由活动,在这有序的暑期生活中,姚思睿还参加了几次让她难忘的活动。

  “我是今年开学的时候参加的临汾晚报小记者团,暑假我参加了5天的晚报小记者夏令营活动,我们在北京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园,还和教授面对面沟通,游览了圆明园、长城等景色美丽的地方。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让我懂得了首先如何照顾自己,其次增长了知识和见闻,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我感觉特别有意义。”姚思睿告诉记者,之后她还参加了临汾晚报举办的灯光晚会等一些其他活动,这让她感觉整个7月过得都很充实。

  ○姚思睿妈妈的记忆:我们比现在的孩子快乐

  “我老家是霍州村里的,小时候一放假就满村子地疯玩,感觉要比现在的小孩快乐。”说起暑假,姚思睿的妈妈想起的都是快乐的记忆。

  姚思睿妈妈说,在那个没有太多压力的年代,小孩子的暑假更多的是亲近大自然的快乐。“我们那时侯只要放了假就可以随便玩。记得那时侯最有意思的应该就是‘粘蝉’了,拿一根竹竿,找到蝉藏身的地方,然后就轻而易举地抓到了,之后把抓到的蝉烤着吃,那样的味道恐怕现在的孩子都没有尝过。除此之外,还有爬山,可不只是简单地爬,因为还有沿路的酸枣等美味野果可以吃。”

  姚思睿妈妈表示,很想让孩子过一过他们以前的暑假,也曾经带着孩子回农村老家,让她在玩的过程中懂得探索新鲜的东西,这才是孩子的快乐,所谓的优异不应该只是学习上的,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