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堵在巷口进不了家。”日前,家住市区解放东路生资巷的贾先生反映,生资巷里有多个小区,居住着数千人,交通拥堵却让居民们饱尝出行之苦。”
现象 想进家门何其难
“家在眼前,却因堵车回不去。”这是何等心酸?一连数天,记者深入实地了解情况。生资巷位于解放路立交桥西头北侧,从巷口望去,一条相对狭长、较为弯曲的巷子呈现在记者眼前。巷子两旁布满楼房与商铺,进进出出的车辆与行人成为画面的主角,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挤”。
在生资巷居住的9年间,住户张女士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升级为汽车,又从汽车降级为电动车。提及此事,她满腹牢骚:我家离工作单位较远,开车本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但巷子里的私家车实在太多了,拥堵成了常事。若是开车上班,浪费在家门口的时间比路上还多,导致我几乎天天迟到。近两年,为了进出方便,我只好添置了一辆电动车,原先买的汽车基本成了摆设。”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生资巷的交通压力倍增,重度拥堵”不时上演。记者留意到,7时30分—8时20分、11时—12时30分、17时30分—18时30分这3三个时段是一天中的“拥堵最高峰”,赶着上下班、接送孩子的居民,要么被卡在巷尾难以前行,要么被卡在巷口动弹不得,他们被迫陷入焦灼地等待。
天天与堵车抗争,住户陈先生感到心累:下午下班后,我从单位到家仅需十几分钟,但从巷口到小区门口却要花费15分钟。冬天天黑得早,这条不过500米长的巷子,我得从‘天亮’走到‘天黑’。”
探因 人多车多占道多
为何造成如此局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内存”惊人,密布着福安光明小区、农资光明小区、邮电小区、运管所小区、祥禾小区、五交化住宅小区、天宝住宅小区、吉利嘉苑八个小区。而这条并不宽敞的巷子,竟是这里数千居民的必经之路,交通压力可想而知。
因拥有庞大的居民群,生资巷被一些流动小摊贩视为“聚宝盆”,他们长期在此“安营扎寨”。
家住福安光明小区的刘姓老人道:摊贩们每天早晨7点就赶来占地方,一直待到晚上8点才陆续收摊。巷内居民途经蔬菜、水果摊时,常常随意停下来选购,还顺势把自己的交通工具放在一边,导致路面被占去一多半。有时,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都无法会车。”
除了流动摊位占道经营外,住户们肆意占道停车也使巷内交通乱了套。位于此巷的多个小区皆已“高龄”,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规划停车位。随着有车族日益增多,小区空地已无法满足住户们停车所需。于是,巷内两侧变为“公用免费停车场”,使得本不宽敞的巷子更显狭窄。
采访中,一些住户反映,由于生资巷长年拥堵,当他们打车回家时,出租车司机只将他们放在巷口。提及此事,从业6年的出租车司机陈师傅不禁面露难色,他道出缘由:这条巷子本身车就多,出入口又只有一个,里面一堵就寸步难行,好长时间也出不来,一不小心还容易出事故。”
对策 多管齐下避高峰
“2012年,有关部门曾对生资巷的道路进行整改,拆掉了一些影响道路通行的建筑并修复了路面。但是,随着新小区的建成,居民数量不断上升。而且,有车的人越来越多,交通状况难以转好。”家住邮电小区的李先生说,拥堵的交通是生资巷的“顽疾”,令住户们烦不胜烦。
面对这一窘境,不少住户认为,多个小区联起手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解决问题。住户靳先生道出大家的心声:居民们能不开车尽量别开车。平时出门时,若遇到堵车不要心急抢道、变道,给他人造成困扰。每个人都能做到有序通行的话,交通状况会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巷子里的流动摊位进行整改,减轻交通压力。” 住户们的心愿能否实现?吉利嘉苑、福安光明小区、农资光明小区等多个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也在积极想办法。他们表示会加强管理,完善停车难的问题。在多方努力之下,使生资巷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让住户们拥有一个舒畅的生活环境。记者 李静 实习生 李俊瑶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