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力量 助力临汾发展

2016-09-27 10:29: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安邦固本之基,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法宝。

  采撷近几年我市法治建设的丰硕成果:翼城县、吉县、襄汾县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集体”;浮山县蛟头河村、尧都区韩村、古县张家沟村、洪洞县秦壁村、汾西县涧底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国税局、市食药监局、侯马市郭村被评为“省级依法治理标兵单位”;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市计生委等11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十二五”以来,我市始终着力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为努力开创富民强市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组织保障不断强化普法依法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五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把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11年10月20日召开“六五”普法启动大会,并转发了《临汾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将普法工作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考核的主要内容;市人大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决议》,各县(市、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都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召开了高标准的启动大会;市直各部门制订了细化方案。

  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市委书记都要发表署名文章,这是我市坚持多年的一项举措,受到了省委依法治省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对各县(市、区)和市直80余个单位的普法工作进行“排队打分”。2013年6月14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了全市“六五”普法工作进展情况后,认为全市普法工作进展有序,总体情况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对今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提案、视察、调研等形式,关注、监督、支持普法规划的实施,2014年认真办理了市人大十大重点督办建议之一的加强辍学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代表决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法治氛围日趋浓厚

  五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责,对纳入“三账”监督范围的“一府两院”工作部门、驻临垂直管理部门共50多家单位,每年年初制订建账目标任务,8月份开展年中检查,年底各部门交账,专门对各单位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情况进行评议。

  市、县政法机关及行政执法部门牢固树立“服务重点工作、创优发展环境”的理念,围绕全市产业转型、环境提升、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重点,努力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市法院更新司法理念,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设立“流动法庭”,实行靠前服务,优先审理、执行,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市检察院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综合预防机制,做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同步进行,逐步建立检企防腐倡廉工作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重点项目一线,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每个项目的服务保障需求。

  市司法局着力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市3108个村(社区)已经全部设立了法律顾问,实现了全覆盖。全力服务“六大发展”,组建了由骨干律师、公证员及司法鉴定人员参与的法律服务团,主动对接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黄河金三角、节能减排试点城市、方略综合物流保税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先后对150多项重点工程、40多个产业园区进行法律体检、法律咨询、风险评估,审查经济合同,提出法律意见1900余份、接受咨询3000余次,积极帮助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服务。

  市普法办先后组织新任县(市)委书记、新任县(市)长撰写文章,参与法治建设论坛和依法行政访谈录活动,借助平阳大讲堂、干部大讲堂、党校培训等平台,将普法宣传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宣传活动广泛深入

  普法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五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法制宣传的新形式,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将”六五“普法教育逐步引向纵深。

  翼城县《经纬剧场》创办以来,坚持每周拍摄播放一集普法短剧,成为全县人民喜闻乐见的普法品牌。这一做法得到了司法部、省司法厅和省委政法委领导的关注和好评。随后,隰县开辟《法治经纬》电视栏目,洪洞县推出《法眼》普法栏目剧,霍州市开办《与法同行》《一路阳光》等法治栏目,安泽县司法局开展“普法快板进万家”活动……全市已在电视、广播、报刊开设法制专栏节目50个,建立专业普法网站15个。同时,利用手机短信、QQ群、微信、微博、电子显示屏普法,丰富了宣传形式,尤其是“清风临汾”“法治临汾”“古县普法”等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普法的影响力。

  五年来,全市共组织大型法制宣传活动290场次,受教育群众达40余万人。同时,全市17个县(市、区)均组建了“六五”普法讲师团,聘请2000多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普法宣传员,选任普法联络员市级120名、县级1140名。安泽县104个行政村,村村设有法治宣传联络员;侯马市组建普法宣讲团、法治宣传志愿者、法治宣传辅导员三支队伍,进一步发挥了普法骨干的作用。

  法治文化特色鲜明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五年来,我市通过开展系列法治文化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实现了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

  侯马市建立了法治主题广场和廉政文化公园,在各乡办、街道成立了法治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社区表演;2013年举办了“喜迎十八大法律伴你行”法治文艺节目汇演;2014年在彭真故居开展了“缅怀法治先烈畅谈法治建设”座谈会,在法治教育基地强化普法工作。

  霍州市在中镇文化广场和主要交通路段设置的大型电子屏幕每日滚动播放法制公益广告和标语;建立了北山公园法治文化长廊、中镇廉政文化广场、开元廉政一条街、州署廉政教育基地;以普法为主题的说书和三句半,生活气息浓厚,宣传效果显著。

  尧都区依托“清风阅报栏”,在150个小区设立普法宣传栏,并在古城公园新建了一条百米长的法治宣传长廊。

  洪洞县充分发挥华夏司法博物馆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皋陶法治文化。

  曲沃县文化馆馆长刘明管创作的《你大我大》《探监》《包公巡游》《职务犯罪早预防》等法制戏曲、小品,曾在黄河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临汾电视台录制播放。

  襄汾县在丁陶文化广场制作不锈钢法制宣传栏12块,并在该县兴农路、北大街、三跨桥以西的街道、公交站点制作固定性宣传标语,形成了“法治一条街”。

  吉县在全县79个行政村分别搭建了法治宣传专栏,使法治宣传工作真正贴近民生、深入民心。

  安泽县于2013年组织开展了“和谐”杯法制书画大赛,并在荀子公园设置“法治文化宣传走廊”,宣传荀子“隆礼重法”的法治思想。

  汾西县编排“六五”普法规划四字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

  这些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寓法治熏陶于人们的休闲娱乐之中,无不彰显法治魅力。

  回望过去,我们分外欣喜。乘胜前行,我们风雨兼程,“法治临汾”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