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13年央视春晚中,小品《大城小事》异常火爆。剧中,两位小广告投送者任意贴、随意投,结果误将返乡车票投入他人家门,包袱”不断,笑果”迭出。其实,舞台上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令人生烦。
你等信号灯 他发小广告
“开车等红灯或车行缓慢的路段,那些散发广告的人就会见缝插针地来回穿梭、左右开弓,强行把小卡片或广告宣传单扔到车内或塞到雨刮器下,真是烦人!”这是车主张先生遇到的烦心事儿。
17日10时,记者在解放路与迎春街十字路口等信号灯时,不到一分钟内遇到两名发广告的人。其中,一名女子在机动车道上随意穿行,左右开弓麻利地将广告彩页塞进等红灯的汽车内。旁边的两车挨得很近,缝隙很小,该女子居然扶着车顶侧身而过,仍不忘在一旁的汽车上插广告彩页。
另一名男子同样重复着该项“工作”,而此时红灯转绿灯,前方车辆已经起步,逆向而行的两名发广告人员丝毫未察觉,险象环生。
据记者观察,车流集中、车辆易滞留的路口,是发小广告最多的地方,不少车主看到被塞进来的卡片后便直接把广告纸扔出了车窗,附近的环卫工则不停地清理。一位环卫工说,因为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卡片扔在地上没法扫,只能一张一张地捡,多的时候捡得腰酸背疼,而且还很危险。
非机动车道 做投筐高手
17日11时许,市民王先生骑电动车经过体育北街与财神楼早市交叉路口时,一位妇女拿着一沓小广告,在行人、自行车间穿梭往返,向骑车人的手中塞小广告,或将小广告直接投入骑车人的车筐内。
这个小广告是内含纸巾的塑料小包装,包装袋内装着几张纸巾。包装袋上印着“某某医院”的字样以及医院地点、乘车路线和求医咨询热线等。虽然小广告所含的纸巾有实用价值,但在人来人往的道路上散发小广告,严重影响交通秩序。
对此,一位市民说,这些业务员穿梭于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车辆之间散发小广告,影响了交通秩序,业务员自身也不安全。
一位老年人担忧地说:“我的车还没停下来,就有人向车篓投小广告,我骑车很紧张。”
不少市民表示,在马路上散发卡片、宣传单的行为由来已久,妨碍道路交通安全,有关部门应该好好管管了。
整治小广告 市民提建议
这些“拦路人”出没的道口,绝大多数为车流人员密集地带,发放广告的行为对交通参与者都存在安全隐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在道路上乞讨、发放广告、销售商品等妨碍车辆、行人通行的行为,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据了解,散发小广告一般按天或计件发工资,有些商家会明确要求发给车主,一些受雇人员便站到了机动车道上。
“对于在车道上发广告的人,除了及时劝离和处罚外,更重要的是要严查‘上家’。”市民陈先生表示,有些商家专门雇一些老人或妇女,却置他人的安危于不顾,实在可恶。
“广告的内容和投放方式都要规范合法,而且要禁止这种‘道路上的危险工作’。”车主苏先生表示,这不仅涉及安全问题,也关乎城市的形象。
记者 张蕴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