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工商局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为中心,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构建信用监管体系为保障,坚持放管结合、服务为先,主动作为、积极履责,全力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民营经济主体总量为18.87万户,注册资本(金)1728.9亿元,分别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2%与77.3%;其中,私营企业31927户,注册资本(金)1633.07亿元,个体工商户156833户,注册资本(金)95.88亿元。今年新登记民营经济主体22956户,注册资本(金)201.4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5458户,个体工商户17498户。
深化改革,大力营造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全面实行“非禁即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入燃气、供热、城市基础设施等传统的公共领域;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不再登记实收资本、限制注册资本、限制出资比例、限制出资方式、限制出资期限、要求提交验资报告,进一步放松了准入管制;全面实行“先照后证”,分期、分批及时将国务院确定的134项、省政府的24项、市政府的55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理顺了市场主体准入环节;全面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住改商”,释放场地资源;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申请材料由多套简化为一套,办理时间也由20多天缩短为1天至3天。系列改革新政的落地生根,实现了市场准入的零首付、零成本、零收费,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创业成本,缩短了创业周期。
简政放权,着力营造便捷的审批服务环境。调整企业登记权限,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登记;提升窗口服务,推行窗口办理制,实现了一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同时,优化审批流程,对简易事项实行“审核合一”;创新登记模式,努力推进工商审批现代化,工商服务由传统的“面对面”窗口办理模式变为现代的“键对键”网上服务模式,有效地节省了申请人的时间精力和相关成本。
创优服务,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企业通过改制、兼并、重组,壮大实力,增强活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创业孵化园等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民营经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继续开展股权出质登记,今年全市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71件,出质股权数额为40.93亿元,担保债权金额63.37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障碍;深入企业实施帮扶,认真落实市委“千名干部入企服务”等活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鼓励、引导、帮助民营企业注册商标,申报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创新自主品牌。(崔中兴)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