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孙师傅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几天前,他从古玩市场淘来一本粮簿。10月24日,记者见到了孙师傅,他对这本粮簿很珍惜,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但还有不少谜团待解开。
这本粮簿宽16厘米,长27厘米,为麻纸裁剪并用麻纸捻线装订而成。粮簿内容全部由毛笔书写,左侧为“閤(同合)村粮簿”,中间为“民国念七年一月立”,右侧为“閤村公置”等字样。粮簿中共记载有纳粮、纳银户46户。其中有“正衡”德辉”春辉”绍银”万镛”世卿”等名字。这些纳粮户中,还有崔天荣、张虎喜、陶玉兰三人。粮簿记录中,上边为姓名,姓名下边为地亩数,地亩数下边为粮数,地亩数旁为官银,官银下为银两数。在地亩数中有“十三亩半”十二亩半”等字样。粮簿中,粮食以“斗”“升”石”为单位,官银以“两”为单位,部分官银记录处的“银”有红色圆圈作标记。粮簿最后有“共地”共粮”共合官银”等文字。
“根据梁簿上的‘閤村公置’字样,可以明确这是整个村子的粮簿,其中大多数名字当中没有姓氏,按照常理推断,这些人应该是一个姓氏,为了便于记录省略了姓氏。而且还存在女性姓名,可能该户有女婿入赘,独立为户。”孙师傅说,这一粮簿保存非常完好,没有撕裂,也没有内容遗失,而且还有一枚红色印章,印章中有10余个篆书文字,如果找专业人士进行辨认,可以确定这本粮簿的所在县及村庄的名字。”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