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老年人成诈骗重灾区 公安教您“防身术”

2016-11-01 11:30: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各种诈骗手法使很多中老年人上当。公安部门提醒,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骗术,老年人防范意识差,如果子女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不够,极可能给骗子可乘之机。

  10月31日,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南街派出所教导员章云芳。章教导员说,目前来看,诈骗的类型和手段较多,但主要以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类型为主。为了防止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上当受骗,公安部门总结了“3个切记”6个一律”8个凡是”来为市民支招。

  3个切记:切记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和通讯号码;切记不要贪图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记涉及资金的,一定要核实后再交易。

  6个一律: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8个凡是: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如果市民遇到这些电话、短信或网络信息的,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除了上述的网络和电话诈骗外,街头也有一些诈骗行为,需要注意。如“老神医”发功、富婆征婚”、重金求子等。遇到上述骗局,任凭骗子说得天花乱坠,只要牢记一点:不要轻信陌生人,遇事多和儿女商量就不会有问题。

  章教导员说,当前,常遇到的老年人上当受骗,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老年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下降,难以识别日益花样翻新的骗术,信仰迷信、爱慕虚荣、贪小便宜等;二是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不够,特别是子女对老年人关爱不够。如今,许多老年人独居空巢,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感到心里空虚,迫切需要交流,很容易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蛊惑。

  “总之,不贪心,不虚荣,就能防住大部分的诈骗。”章教导员提醒,国家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人们万一被骗,一定要保全好证据,并及时到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报案,以便有效打掉犯罪。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