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焦焦化:新模式换来新气象

2016-11-09 12:11: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山焦焦化厂备煤车间的翻车机岗位作为公司曾经的“不放心岗位”,如今一改往日现场故障率多的状况,现场管理呈现了新面貌,今年2月份以来,1#、2#翻车机连续安全运行230余天。

  成绩来之不易,一切皆受益于该车间立足巡检短板、创新思维,集结干群智慧,开拓职工培训的新模式。

  一

  突破以往一味生硬的灌输方式,转向对职工岗位知识的灵活引入,该车间将翻车机岗位20余名职工分成2组,通过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查找岗位“问题标识”竞赛活动,掀起了“比岗位巡检是否规范、比现场死角是否到位、比查出问题是否领先、比业务技能是否熟练”的竞赛,要求每名职工进入翻车机现场,在限定的20分钟内完成“问题标识”查找,并根据查出的问题数量进行排名。

  “问题标识”是车间管理者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共同的智慧结晶。针对存在的问题点,车间召开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后作标志,标志设在隐蔽部位,甚至会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人为设置问题点。

  形式新颖的培训模式,让职工有了触动。值班长陈福顺说:“这种培训模式实施以来,职工巡检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巡检到位了,现场跑冒滴漏现象明显减少了,设备问题得到了控制。”

  竞赛活动多次取得第一名的何振雄感慨:“演练与比拼,大家争先恐后主动学习本领,积极熟悉掌握设备性能,查找问题点。”

  二

  以前,翻车机岗位问题频出、故障多发,成为公司的“反面教材”和公司管理的“心结”。今年2月份以来,备煤车间新领导班子迎难而上,多次深入现场查问题,找原因,找准问题关键点,在规范职工巡检、杜绝误操作、打造精干高效团队上下工夫。

  为寻求一种良好的培训方法,班子成员、技术员、值班长及班组长多次下现场巡查,研究对策,形成了一套培训新“雏形”:借用每月一次的隐患排查竞赛平台,对职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使岗位职工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查找现场隐蔽问题标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巡检质量,做到事前预防。

  4月份,车间开始广泛宣传培训新理念,并对进行全员业务培训,使职工从思想上触动,行动上跟进;6月份,开始在模拟实施,督促职工由“要我巡检”向“我要巡检”转变,多次的模拟实践,不断完善了培训内容与方法;7月份,培训模式以全新的面孔正式在岗位“亮相”。

  三

  如今,职工岗位巡检规范,岗位犄角旮旯不再是“空白”,问题大大减少,设备故障率明显下降,彻底“治愈”了翻车机管理弊病。翻车机问题不再是领导关注的话题,翻车机岗位也由跨入“放心岗位”行列。

  值班长张惠文说:“如今翻车机岗位管理好了,我们不再是救火式的消防兵”;职工李文忠说:“将岗位职工培训引入隐患排查竞赛,培训形式新颖,促使自己业务知识更细化、更系统、更全面。”

  对这种别出心裁的培训,大家由衷称赞。同时,车间重视问题收集与解决,并形成了“职工查问题、问题有反馈、整治且及时”的衔接链,激发了职工的能动性,主动参与到翻车机岗位管理中。

  6月份以来,1#、2#翻车机岗位职工发现并消除液压油系统漏点、轨道错位、螺丝松动、钢结构裂缝等200余起隐患,处理问题率达到了99%以上,有效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郭慧英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