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购物狂欢节 你“剁手”了吗?
编者按:
风在吼!马在叫!双十一在咆哮!又是一年“11·11”,期盼已久的“买家们”可谓伸长了脖子等待着这一购物狂潮的到来。电商、服装、家装、餐饮、楼盘……放眼望去,各路商家使出浑身解数,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实体店内“战鼓擂响”、网上商城“争相开抢”、各个买家“蓄势待发”。面对购销两旺的市场景象,您准备好了吗? 策划人 成华
线上线下全力备战
临汾新闻网讯 “双11”对于商家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无论对于线上还是线下,商家都会通过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9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卖场及淘宝等,了解商家在“双11”活动中的备战情况。
线下商家“重拳出击”吸买家
当天上午,记者前往我市多家购物中心,商家的装饰布置已展现出浓浓的购物氛围。各商场购物中心联合品牌商家,将店内的物品划定了折扣价,而且优惠价格基本与部分网店一致。同时,商家们还推出了抽奖活动,为活动积累人气。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店铺的员工正从店内往外抱一大包衣服,店主则在一旁忙碌地清点货物。询问了几家店铺得知,提前一个月,他们就开始做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销售良机。
随后,记者采访了我市某连锁化妆品店。该连锁化妆品店负责人张女士表示,为备战“双11”,总店给出了力道十足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品牌护肤品还是日化产品都是全年最低折扣,很多日化产品甚至是低于批发价格出售,为的就是回馈新老顾客,很多商品的价格甚至比网上还要低。采访中,记者观察到,很多消费者都是冲着“双11”而来,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
张女士也温馨提醒消费者,“双11”购物还是要理性,结合自身对物品的需求慎重购物,切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买一些用不着的商品。
线上商家“竞相促销”争关注
与线下商家精心准备不同的是,电商更是备足货品,准备大显身手。记者登录淘宝、京东等知名APP平台,从点击图标的那一刻,浓烈的购物氛围扑面而来,记者也忍不住想要把喜爱的商品收入囊中。
记者通过购物平台咨询了几家销量较好的服装电商。一家电商表示,我们店销售的主要是韩版女装,备足货不是本事,备足刚刚好的货才是本事。如果备货过多,库存管理和资金压力都会很大。”
此外,一家销售土特产的电商也称,目前团队主要通过淘宝销售产品,同时还有庞大的微商分销体系。为迎接“双11”,该电商还将职工上下班的时间做了调整,应对海量订单。
记者 祁欣
看似实惠其实后悔
临汾新闻网讯 “双11”如约而至,线上各类优惠活动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许多人已将“购物车”填得满满当当。剥去“领券再消费”“满减”玩游戏中红包”等层层促销外衣,消费者奋力拼抢到的物品是否超值?此类活动到底是真划算还是假噱头?
装完新房后,市民张晓伟手中积蓄所剩不多,他想通过网购节省开支,便一直期盼着“双11”的到来。但是,不少商家的优惠力度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甚至还存在先提价再降价、虚报原价等现象。
“3个月前,我在天猫看中一款电视机,售价为4999元。期间,这款电视机做过两次活动,还附赠多种礼品。我以为‘双11’时,价格能适度下调,没想到商家只推出一种活动,即提前交付100元定金,付尾款时抵价150元。也就是说,这款电视机实际只便宜了50元,而赠送的礼品也缩水了。”张晓伟无奈地说,不仅如此,我准备购买的那款原价为368元的灯饰,也被商家调整为‘原价728元’,打对折成了364元,只比平时便宜了4元。”
近年来,双11”渐渐演变为“购物狂欢节”,线上线下一同“发力”,让人们潜移默化地认为这一天买东西就是便宜。当疯狂的“买买买”过后,一些人却没有迎来预想中的惊喜。
“网购狂”杜艳丽曾创下“双11”当天消费上万元的记录,但退货比留下得多。“当时,我在商场试了件2000元的皮衣,而该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只需1000元。我兴冲冲地下单后,收到的包裹上面却写着‘网络专供’,款式虽然一样,材质却不相同,远没有专柜的皮质柔软。我还在某品牌内衣店一口气买了四五套内衣,本以为这个价格已经跌到冰点。结果,‘双11’双12’之后,还有‘年货节’,价格一跌再跌。”提及此事,她很是恼火。
“要想抢到‘真实惠’,最好提前做功课。”看穿了商家的伎俩,杜艳丽总结秘诀,购物之前先列个清单,看自己需要哪些,以免一看到低价就冲动。提前一个月看好物品后,就添加进购物车,不时关注它的价格走势,对比‘双11’的价格是否真便宜。如果相差不多,且不是急需品,可以耐住性子再等等。或者,通过‘找相似’功能,比对同款商品的价位。以免有的商家将价格提高再送抵用券,到头来买回的物品还不如别家便宜。”
记者 李静
快递网点秣兵厉马
临汾新闻网讯 “‘双11’就要到了,我们的快件量增加了不少,好在人手充足,不至于手忙脚乱。”11月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解放路的一家快递网点内看到,小小的接待室摆满了快件,一名分拣员正将桌子上的快件打包装箱,而在门外,快递员已经待命,准备将快件发送出去。
“这段时间每天大概有几百件快件,到了旺季后,每天要处理的快件基本上有上千件,不过我们都是打过‘硬仗’的,做了充足的准备,一定会认真完成旺季任务。”该网点的负责人介绍,早在本月初,他们就严格按照市邮政管理局的要求去筹备旺季工作,监控摄像头、灭火器、电脑存储硬盘等全部检查无误;货物分拣、填单员、快递员全部在岗,就等着“双11”一到,全体投入工作。
为了应对快递旺季,市区一些网店的快递人员抽空走访所投递区域的大街小巷,提早熟悉投递路线,不走冤枉路。“因为业务需要,我们网点近期招了几个临时快递员,为了让他们尽早进入状态,就让他们先单独在快递区域内跑一跑。”位于市区解放东路的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表示,该网点负责的区域较大,在旺季到来后,现有人手不够用,所以他们提前招了临时快递员,希望这些新手可以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处。
快递旺季到来,快递量日渐增多,投递不到位、丢件、误件等情况可能发生,为了做好快递服务工作,很多快递网点在此次筹备旺季工作前都喊出了“争取零投诉”的口号。“现在市民对快递服务要求很高,一些人在等候快件时会依据跟踪软件全程了解自己的快件投送位置,但有时候因为信息有误,我们在具体投递时,快件信息和软件上的信息不符,这就会造成误会。”向阳路的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旺季期间,业务量持续增长,快递员在投递时难免会有误差,如果有投递不及时的情况,还请市民谅解,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投递工作,争取让每一个顾客满意。
记者 杨全
“低价”过后“加价”即来
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双11”的到来,面对各大商家铺天盖地的“轰炸式广告”,买家们的热情也随之被点燃。然而,兴奋冲动的背后,各位“小主”可能会跌进天花乱坠的购物陷阱。为此,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买家注意,疯抢在即切莫冲动,剁手”之前更要理性。
“每年‘双11’都是众多热衷于网购的消费者翘首期盼的日子,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的确令人欣喜。但随之引发的消费纠纷,也较平常呈上升趋势。”据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先涨价再降价、打折,这是每年“双11”期间一些网店的惯用套路,也是消费者上当最多的时候。每当看到“特价”、“全场三折”之类的字眼,不少消费者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热情,头脑一热,速下订单,最后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活动期间,在一些店铺,部分‘特价商品’经常是在消费者付款后长时间不发货,而卖家的解释往往是‘缺货’售完’或者‘备货不足’。去年这个时候,就有消费者反映,在网上买了一部国产手机,搜到了一个价格最低的店铺,毫不犹豫地拍下了,为了不浪费邮费,消费者还捎带买了些别的东西。谁知几天后,他却发现到手的手机却并非原先看好的那款,而卖家的回复则是‘暂时缺货’。”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双11”活动期间,常常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于时间紧张,只注意到促销商品的价格很诱人,却没有进一步关注后面标注的运费,比如,去年,一位消费者反映,自己买了一套沙发,价格非常便宜。然而没过几天,物流公司却电话告知需要去城外很远的一个地方自行提货,否则,由工作人员送货上门要加价300元,如果上楼还要另外加钱。无奈之下,消费者只好自己亲自跑了一趟。
别被“低价”迷了眼,购物之前擦亮眼。在此,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网购有风险,下单须谨慎,在网购过程中务必谨慎购物。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