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自2009年开始,短短七年间,“双十一”从起初仅有0.5亿元的成交量飙升至去年高达912个亿的销售额,扶摇直上的全天交易额不断刷新着全社会对线上购物的旧有认知,缔造出一个足令无数实体零售商自愧弗如的营销传奇。
作为零售商业市场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构成,实体零售商绝不甘心一而再、再而三令线上消费“蚕食”自己摇摇欲坠的市场份额。特别是面对“双十一”这样一个电商公然向实体零售宣战的敏感节点,我市多家实体零售商家并未选择一味回避和消极退缩,转而高调向“双十一”敞开怀抱,祭出各式各样的促销营销活动正面应对,让“双十一”不再重复电商一家风光无限风骚独具的专美。
一度抱团 化被动为主动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的“双十一”时间,我市安达圣购物中心就已经动员起来。11月7日,安达圣购物中心负责人向记者回忆说,他们应该算是我市第一家“触网”“双十一”营销攻略的实体商家。
“当时我们就感同身受,作为实体零售商,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周边的同行,更大压力的竞争将来自电商;零售商业的竞争将更为全球化、立体化。”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时代,实体店必须要发出自己更强大的声音,让顾客重新认识实体店的购物魅力,通过改变自己,创造全新的顾客体验,实体店依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未来。”
于是乎,2013年的“双十一”,一场代号为“莲荷”(谐音联合)行动的线下狂欢席卷平阳大地。包括牵头商家安达圣购物中心在内,诸如银泰商业、天虹商场、五星电器等市区众多一线零售商都参与进来,统一推出百万款“史上最大力度”促销,最大幅度让利,购物返券、送货上门、试用试吃等力度空前的各种诱惑,与电商正面PK。
“毕竟是头一遭尝试此类的联合营销,第一年响应的商家、商户相对不太多。等到了2014年‘双十一’‘莲荷’行动时情况就好多了,当时我记得临汾主要的实体零售商基本全都参与其中。”该负责人说,“结果证明,‘双十一’营销对大家营业额的拉动还是相当明显的。”
再往后,源于线上线下“双十一”效应的同步放大,我市各商家亦对此高度重视,每每都是厉兵秣马精心准备,早先主要扮演战略“启蒙”角色的抱团行动也随即告一段落。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走访了解到,除个别商家明确表示不参与之外,多数商场“双十一”促销活动基本都已出炉,其中一家商场挂出“11月11日至13日,秋冬新品可低至5折”,餐饮业也推出了吃100送50的活动,较之一般的活动力度,着实更显诚意。该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相较往年,今年“双十一”节庆之所以会力推新品参与,源于他们更关注的是产销比(即进货与销售的比例)而非单一的利润指标,因为“不能让货滞留在手里,一定要减少库存,增加现金流。”
体验至上 创新业态走俏
无独有偶,市区新百汇商业广场的三大核心版块——百汇奥莱、百汇宜家和百汇美食广场都择定于今年“双十一”启动试营业,言下之意不用多说。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消费者有了更趋多元的选择渠道。”新百汇商业广场招商部经理张超告诉记者,“如今实体商业正面临着全新的商业环境,迎来新一轮的抉择和战略调整期。变革创新,突破合作都是实体商业正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新百汇的路径选择就是新颖多元的业态组合,注重体验的规划理念,让消费者清楚,实体店可以给予他们完全不同于线上消费的愉悦体验,有些东西电商永远无法替代。”
毋庸讳言,电商“行走江湖”风头正劲的杀手锏就在于其极具杀伤力的低价优势,这一点实体商业纵然把利润压到最低也难以与之匹敌。而到了“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各大电商平台更是会批量推出品类繁多的特价商品,令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身为实体商业,惟有避其锋芒,瞅准电商短板,做大做强优势,才能从差异化竞争中谋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遥相呼应的生龙国际和新工贸,抑或偏安一隅的安达圣新天地,这些去年底扎堆开业的新商场虽然并未逾越百货店的传统定位,但在业态创新上无一例外地植入了全新基因。丰富的餐饮搭配,专属的儿童区域,一流的观影氛围……一言以蔽之,所有实体商家都在商场的体验式消费上做足功课、动足脑筋,力求用更多新奇好玩的元素,让消费者情愿在场内驻留更久,进而生成更多消费。
新百汇也不遑多让。“双十一”当天,素以高性价比闻名的奥莱折扣模式正式开启,不单有百万女装免费送、扫一扫拿红包等揽客效应十足的营销手段,品牌服饰更会低至三折;而首推家庭全景体验式购物、旨在打造一站式家居购物中心的百汇宜家也以“‘双十一’,所有家具工厂价”为最大卖点;百汇美食广场更是“痛下血本”,呈上“吃货今日免单”的“双十一”特权。不夸张地说,体验式消费,必将成为“双十一”乃至日后实体商业抗衡电商冲击、夺回主动权的重要砝码。
可以预见,“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仍将会是今后很长时间内各大电商屡试不爽的一张王牌;如影随形,临汾实体商业创新求变、革古鼎新的激越号角早已共鸣奏响。不过,这对于我市商业零售市场和广大消费者而言,都是好事一桩。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