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滨河路停车场缘何不发车? 工作人员这样说

2016-11-11 11:02: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自从把我们村的苹果放到电商平台上后,平均每天能卖六七十箱,再也不用担心苹果滞销了。”11月8日,记者在翼城县隆化镇北撖村看到,村民郑素芳正在自家的小杂货店里用手机操作电商平台软件,将20箱当地的苹果销售到北京的一家酒店。

  翼城县隆化镇北撖村是当地有名的苹果种植大村,其村特产的“红将军”苹果素有个头大、口感好、成熟期早、色泽鲜艳、产量高等优点,远近闻名。往年每到苹果丰收的季节,村民们都会在村边公路两旁摆满苹果,供水果商挑选。而从今年起,该村的很多果农不在采用这种被动的销售方式,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电商平台上。

  “今年前半年,我去县城参加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回来后,感觉我们村的苹果可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就尝试着与本地一家名为带购网的电商运营公司进行了联系,想不到这家公司对我们村的苹果很感兴趣,决定帮我们搭建销售平台,我们也算是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郑素琴告诉记者,她今年49岁,与丈夫在村里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自从她将电商平台搭建起来后,自家的小杂货店就成了她组织货源、发送货件、接受订单的“办公室”了。

  为了更好地将村里的苹果销售出去,郑素琴又和带购网公司的工作人员设计了苹果包装箱,制定了一箱装5公斤苹果的销售计划。“没想到,我们村的苹果刚上电商平台,就吸引了很多客商,来自北京、河北、陕西的顾客通过网络几十箱几十箱的预订,短短几天就将预存的苹果销售一空。”郑素琴说,村民们看到通过电商不但可以销售苹果,还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也纷纷当上了供货商,如今一天的销售量就达到六七十箱,村民们得利,她也收获了“互联网+”带来的第一桶金。

  “今年我们全村的苹果产量大概有2000万公斤,我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搞电商平台,把村里的苹果销售出去。”郑素琴说,她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能帮助到全村人,只有带动大家一起做,这样才可以让村里的百姓都得到实惠。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