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立冬之后,围绕“供暖”的话题自然成为了众多市民的日常聊天内容。
这个绕不开的民生话题不仅仅是民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正如11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在市区调研集中供热时所言,“冬季供热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性工程。”
这样的表述绝非没有道理。数据显示,我市市区目前供热面积已经达到1530万平方米,建设换热站203座,使10余万用户享受到了集中供热。其中,今年新增6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以及新能源建设15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
事实上,为确保市区今冬按期供热,保障集中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早在10月16日的市区供热工作协调会上,就已调整市区供热工作领导组人员、成立市区集中供热协调保障总指挥部。无疑,这样全方面、多维度的协调、指挥,为供热管理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乎千家万户的集中供热,仅有制度保障是不够的,还需落实一项项具体工作。
记者从市热力供应公司了解到,自上年度集中供热结束后,该公司就对市区管网进行维护,消除供热隐患,及时组织开展设施设备全面检修工作,排查换热站内外、一二网管线、供热用户、变压器等设施设备的例行检修保养,并重点对水泵检修、除污器清理、换热站金属软接头更换等2294处隐患进行仔细排查、认真整改,做到每一处隐患都不放过。此外,在做好以上维护工作的同时,该公司还要求冬季供热期间做好检修人员24小时应急、客服电话24小时接受咨询与投诉、主控中心人员24小时运行监控、领导小组24小时值班等,保障今冬供热顺利进行。
“鼓楼南北街、贡院西街、平阳南街的供热管网联通工程已完成,按期供暖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我们也做好了提前供热的准备,我们将随时根据供热指挥部的指令启动供热。”市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9月1日起开始主管网注水,安排人员巡线盯守;9月23日起进行二网注水,通过微信平台及张贴注水通知的方式,分批向用户公布小区二网注水时间,提醒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对家中管道跑冒滴漏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严防因漏水导致财物损失;11月1日起一次网和二次网冷态运行;11月10日,具备供热条件,等待供热指令。
此外,对于今年年初供热事故损失赔付情况,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已通过多种渠道按照市政府决定的退费补偿标准开展赔付工作。对于自今年2月至今没有完成退费的用户,补偿热费直接从用户本采暖季暖气费中核减。同时,对于用户次生损失认定赔偿工作,该公司正在全力配合事故责任单位开展认定赔付工作。 记者 李卫红 荀丹薇 卞志强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