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日你家暖和吗?
东方亚特兰小区 交费无门 业主烦心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5日上午,市民李女士向本网反映,位于解放路的东方亚特兰小区没有暖气,且物业也不收暖气费。记者到达该小区时,许多居民正向物业“讨说法”。
“我住进这个小区已经3年了,年初因为停暖,家里就冷得不能住。全家都搬到了娘家,凑合过了年。可是今年,物业一直不肯收暖气费。”李女士告诉记者,眼下已经到了正常供暖的日子,可是家里还是冰凉,温度仅有10℃左右。现在物业也不收今冬的暖气费,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暖气。
经了解,因为年初停暖,赔偿一直落实不了,所以,有些业主不愿意交今年的暖气费;有些业主表示,先交了今年的暖气费,把暖气供上,赔偿肯定会有说法;也有居民认为,不管怎么说,先把暖气供上,家里没暖气,老人和小孩实在扛不住。
为什么物业不收暖气费呢?记者在该小区物业了解到,由于年初时停暖的赔偿一直落实不了,小区业主意见很大。有的业主愿意交费,有的不愿意交,物业也很为难,一边需要稳住业主的情绪,一边还得和供热方协商。一个月前,小区物业就和供热公司开始协商,可是一直没有结果,所以他们就没收取暖气费。
当天上午,物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又去和供热公司进行沟通,希望尽快能给业主们一个答复。
记者 郝海军
科海小区 暖流扑面 居室如春
11月15日,记者来到科海小区褚女士家,刚打开房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褚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铺的是地暖,没供暖时家里温度是16℃,现在室内温度已达到23℃,感觉很舒适。
“室温在22℃左右最好了,再高就有点热了。”褚女士说,前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很冷,但坐的时间长了就感觉身上发凉,有时会打开空调取暖。不过,从13日晚开始,房间里便有了暖意,供暖第一天能达到这个温度还是非常满意的。” 记者 祁欣
科委巷 提前供暖 其乐融融
15日,是供暖首日,记者走进科委巷各小区及学校、幼儿园,发现大多住户及学校已经提前供暖。
9时许,记者走进新民小区张女士家。张女士表示,12日23时,暖气管就有了温度;13日一大早,家里已经暖和了。当时温度计显示为19℃。
随后,记者走进科委巷育英小区、蔬菜小区,业主们的家里都是暖融融的。
在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学生们正在暖融融的教室里上课。
记者 郭秀婷
复兴二巷 大暖进家 居民开颜
15日上午,记者在复兴二巷武女士的家中看到,客厅内的炉火烧得正旺,家中很暖和。“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告别每天掏炉灰的生活了。”武女士高兴地说,上个月,她们胡同进行了大暖改造,现在施工已近尾声,通暖指日可待。
武女士的邻居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复兴一巷、二巷多年来并未实现集中供暖,成为了附近小区的另类。今年,一巷、二巷已经进行了大暖改造,集中供暖的这个梦终于要实现了,大家都很高兴。
记者 苏亚兵 实习生 王玉荣
秦蜀社区 发放燃料 温暖居民
为了强化大气污染整治工作,确保城市空气质量,日前,尧都区南街办事处秦蜀社区为居民发放第一批洁净焦。经统计,此次共发放洁净焦67.1吨,近60余户居民受益。
当天一大早,社区的工作人员和领取洁净焦的居民陆续来到位于南外环的洁净焦发放点,迎候运送洁净焦的车辆。
居民李大姐握着社区领导的手说:非常感谢街道领导和社区干部对我们居民所做的工作,冬天使用洁净焦不但降低了污染,同时也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区领导表示:能按时按点把政府补贴的洁净焦送到居民手中,让大家温暖过冬,再苦再累也值得。” 记者 郭秀婷
建设路小区 逐渐升温 期待更好
11月15日8时30分,记者来到市区建设路中段27号楼晋素芳家中,对供暖情况进行了解。
“阿姨,你好,今天供暖第一天,暖气温度怎么样?”记者话音刚落,70岁的晋素芳一边摸着暖气片,一边高兴地说,还行,你摸摸看,已经有温度了,估计再循环一会就更暖和了。”晋素芳老人家悬挂的温度表显示,当前室内温度为17℃。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能听见暖气片里水流循环的声音,今天早上开始家里的暖气就逐渐有了温度,供暖第一天,还算不错吧。”晋素芳笑着说。
记者 成华
百汇小区 正在调试 即刻正常
11月15日8时左右,家住百汇小区的王女士一起床就摸了摸家中的暖气片,但是触手之处一片冰凉,再分别查看了其他的暖气片也没有温度。随后,她询问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得知有的邻居卫生间暖气有温度,有的则是客厅暖气有温度,对此她立刻向小区物业反映了情况。
就该小区供暖现状,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暖气可能受近日南外环管道破裂的影响,会导致压力不足,望大家耐心等待。
记者 赵文家
青狮南街 暖气乏力 靠“电”御寒
11月15日是供暖首日,家住青狮南街邮电小区的王先生却开心不起来。原因是家里的暖气片稍有温度,还需借助空调、电暖气等电器御寒。
“13日刚送暖时,暖气片较热,家里也挺暖和,我们盖着加厚被子都被热醒了。相隔一天后,暖气片就渐渐凉了,室温从18℃下降至13℃。”王先生说,往年一送暖,室温能保持在19℃左右。今年明显不如往年‘给力’,家里一直开着空调,也只能维持在17℃左右。目前天气不算冷,大家还能抵抗住。希望相关部门查找原因,确保市民能过个暖冬。
记者 李静
卧牛小区213地质队家属院 一街之隔 “冰火”两样
11月15日早晨,家住平阳北街卧牛小区的张先生一起床,就忙着查看暖气片是否有温度了。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了。
“我晨练时路过广宣街的213地质队家属院,那里供暖正常,家家户户都挺暖和。上班后,同事们都在讨论供暖问题,我家却没一点儿动静。”张先生无奈地说,“我拨打了市热力公司的热线电话,据说我们这一带的管道出问题了,现在正在加紧处理、维修。”
虽与213地质队家属院一街之隔,却是“冰火两重天”。
记者 李静
汾河小区 意外情况 吓坏业主
“我们那个单元从上到下都是冰凉的”我家的暖气热了。”这是11月13日上午解放西路煤苑小区住户与汾河小区住户的对话。
然而,大暖刚送上不久,半夜时分就停了,这引起了汾河小区住户的不安。14日早上,李先生等十余人到小区物业询问情况,物业人员告诉他们,一住户家的管道半夜漏水,只好关了小区阀门。该住户的管道故障一排除,小区供暖将恢复正常。
听到这样的答复,汾河小区业主们忐忑的心才静了下来。
记者 王隰斌
嘉润豪庭小区 住户家中 冷暖不均
在嘉润豪庭小区内,有的住户暖意洋洋,有的住户却倍感凉意。家住顶层的居民崔女士说,自己所居住的是复式楼,家中一层的暖气温度还适中,而二层的暖气却没有暖意。
相比之下,除顶层外的其他住户家中的暖气温度都尚可。其室内温度可达21℃。目前,崔女士已联系小区物业,对暖气进行了排气处理。预计,很快家中的室内温度可以达标。
记者 祁欣
东赵社区 还未供暖 居民急盼
11月15日8时30分,记者在东赵社区南8巷张先生家中看到,温度计显示为12℃。张先生说,这温度让孩子和老人受不了。
随后,记者相继走访了附近的几户居民,得到的答案都是家中还没送上暖气。居民们表示,他们早已把采暖费如期交给了热力公司,正常的供暖日期已到,为啥还不能正常供暖呢?
记者 苏亚兵 实习生 王玉荣
中铁十二局小区 大暖未接 亟待解决
11月15日,中铁十二局小区却因部分原因无法如期供暖,居民家中至今一片冰凉。
据一位小区业主代表介绍,该小区原本是由锅炉供应暖气,今年由于修路将锅炉拆除。“首先物业没有和业主进行协商,私自做主拆除了锅炉。其次,在接大暖时,又向小区住户收取不合理的接口费,这些本不应该由居民承担的。除此之外二次管网施工费不应该从小区修缮费用里出吗?到目前为止,承诺建设的换热站也没建起来,今天应该正常供热也没实现。”该小区居民代表表示,他们已多次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但都没有得到解决。
随即,记者走访了小区物业了解情况。“我们只代收一次管网施工费,业主们认为不合理,但是供热公司却要正常收取,我们已经交纳了建设换热站的200万费用,预计在12月5日之前,小区供热站可以建成,只要换热站建成,在随后的一周内就可正常供暖。”物业相关负责人申先生介绍,小区600余户居民中,目前已有200多户交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业主和物业多个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再加上换热站的设备也还没有到位,目前供暖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记者 赵文家 潘华玲
德和小区 延迟改造 提前供暖
本网于10月28日刊登了《德和阳光尚都小区设施改造“冷”了居民心》一文后,引起了热力公司的重视。他们充分考虑居民们的要求,今年先为居民送暖,有什么问题以后再说,随后,11月13日,热力公司即为德和尚都小区提前送了暖气,同时向小区居民说明,在这个供暖季,不可报停供暖,因为供热阀门在居民自己家中,实际情况热力公司不能掌握。
据热力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仅仅几天时间,德和阳光尚都小区暖气费交纳比例已经超过80%。
记者 韩晓芳
向阳路多个小区 大多正常 少数不暖
供暖首日,记者走访了向阳路及向阳西路,发现这里大部分小区已供暖。
11时许,位于向阳路信合小区、省一建小区的业主均称,从14日中午开始送暖,但目前还不是很暖和。住在向阳西路华远名邸小区的王女士称,这里的暖气有21.4℃;牌坊街已经送暖,但有的家户暖气还不暖和。丰台苑小区已经供暖。
记者 郭秀婷
印染巷 管道穿“衣” 提高效能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5日早,记者来到印染巷南二胡同杨先生家中感觉和室外有明显的温差,手放在暖气片上都有些温度,没几分钟记者就感觉家中穿着外套有些热了。
“我们家13日下午5时暖气就已经有热度了。”杨先生说,去年暖气太不给力了,怕今年暖气不暖和,前些日子又给家中加了两组暖气片。为了保证供暖效果,数位热力公司的工人师傅正在为巷内供暖管道添加“外衣”御寒。
记者 张蕴强
西赵巷 新南关 供热正常 莫忘细节
“13日就送上暖气了,现在室内很暖和,在家里穿个单秋衣就行。”居住在西赵巷南二巷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11月15日8时,记者走访了仓颉社区了解供暖情况。家住西赵巷南二巷的居民李先生对供暖首日家里的温度很满意,室内温度达到了22℃。”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家中的供暖情况就非常理想,今年从13日晚开始,家里的暖气就热乎起来了。
同样,在新南关二巷,今年已经82岁的杜大爷告诉记者,前些天连续几天的阴天,使他和老伴腰腿疼的毛病都犯了,只得整天穿着大衣围着“小太阳”转。“暖和了,暖和了。”摸着热起来的暖气片,杜大爷一脸笑容。
虽然西赵巷已经供暖正常,但是居住在北八巷的尹先生反映,他家和附近的几家邻居虽然暖气供上了,但是都存在不暖和的现象,家中的室温只有16℃左右。据维修工人反映,温度不够是因为管道太细,压力达不到所致。
记者 苏亚兵 实习生 王玉荣
贡院西街 排除故障 迅速供暖
“11月13日,家里就送上暖气了。但是,从14日下午开始,暖气片突然变得冰凉,室温一降再降,让老人、孩子有些吃不消。”11月15日8时,贡院西街33楼住户杜女士向本报反映,暖气持续不给力,家里冷似“冰窖”。
接到热线后,记者来到杜女士家。由于她家住在低层,加之户型较大,明显让人感到一股寒意。“现在,室外阳光灿烂、温度适宜,我家却阴冷潮湿、室温还低于气温。”对此,杜女士很是担忧,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家里就没暖气了。若是过几天降温,我们只能依靠空调了。”
暖气为何突然中断?记者向该小区物业了解情况。一位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供暖过程中出现了故障,相关人员从14日晚上开始加班加点维修。目前,故障已经排除,供暖系统稳步运行,正在逐步调升温度。”
当天10时30分左右,杜女士再次致电本报。“刚刚听到暖气上水声,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希望家里能尽快暖合起来。”
记者 李静
输电小区 所有暖气 “冰凉一族”
11月15日10时许,记者来到了解放东路输电工区家属院,对这里住户的供暖情况进行了探访。
“哎,都说怕什么来什么,去年因为暖气管道破裂的影响,就一直靠电暖气来保暖。今天一大早,还是没有暖气。”说到这里,在住户王林的带领下,记者经过一番“检查”,发现这里的所有暖气统统都是“冰凉一族”。
“暖气供不上只能暂时靠空调和电暖气来御寒保暖了,不管怎样,希望负责我们小区供暖的相关部门,能积极行动,让广大住户的暖气早日热起来。”王林说。
记者 成华
漪汾花园 部分住户 家里冰凉
11月15日上午,记者在漪汾花园小区随机采访了一些住户,了解该小区的供暖情况。
家住漪汾花园A9号楼的杨先生说,早上9时多的时候,暖气片上有了温度,但不是很热。
家住A10号楼的刘女士说,自家的的暖气片冰凉,室内温度大约有10℃左右,但是暖气片里有水,压力不大。另外,在B6号楼的吴女士表示,她家也没暖气。
该小区物业负责管线维护的王师傅说,目前,他们正在忙着处理整个小区管道漏水的情况。一些住户家里没暖气,需要把暖气片里的气体排一下就会好。所以楼层较高的住户,只待加压站的压力上来就会好了。
首席记者 郝海军
回收公司家属院 家有暖流 居民暖心
“早就开始送暖气的,家里可暖和了。”家住鼓楼北大街回收公司家属院小区的田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11月15日供暖首日,记者走进回收公司家属院小区了解供暖情况,经过询问后了解到,大暖自13日就开始陆续供应,为了居民有一个温暖的环境,小区物业早早就开始了暖气调试工作,与往年一样提前供暖。“我家住在6楼,13日的时候还只是稍微有点温度,到了14日再摸的时候就暖和了,今天家里一进门能明显感觉到暖和。”小区居民杨先生摸着家中的暖气片说道。
记者 潘华玲
铁路大宿舍 热度不足 期待升温
“昨天晚上就听见暖气管里水流的声音,今天一大早发现,原来冰凉的暖气片稍微有点温度了。”11月15日9时15分,记者走进了车站社区铁路大宿舍小区2号楼住户孔师傅家,了解供暖情况。
据孔师傅介绍,平日里,家里就是自己和老伴一起生活,作为老年人每到冬季就非常怕冷,因此,供暖问题是他们一直关心的事儿。“虽然此时家里只有15℃,但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温度应该会上升。” 记者 成华
临运小区 部分住户 管道微温
“从13日开始就有暖气了,但不是很暖和。”11月15日,记者走进临运小区对于供暖情况进行了解,居民反映目前只有部分居民家的暖气稍有温度。
据在3号楼1层居住的杜先生介绍,他家距离小区供热站很近,但是目前家中暖气仍旧只是微温的状态。杜先生说,往年都是提前供暖,到正常供暖时室温很好,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原因导致暖气不暖和。随后,记者与该物业负责人田经理取得联系。据田经理介绍,该小区温度不高的原因是因为供暖管道缺水,目前他们已经针对此情况进行了处理。
记者 赵文家
君怡家园小区 提前供暖 居民心暖
这段时间,家住解放西路君怡家园小区的郭女士心里默默数着距离15日供暖的日子。当12日晚上回家后,她觉得家里没有那么凉了,睡觉时盖了两床棉被竟然被热醒了。
起床后,郭女士迫不及待地用手摸摸暖气,暖气片是热的!提前供暖给她带来了好心情。
郭女士表示,热力公司考虑到民生需求提前供暖,她心存感激。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