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治雾霾
临汾新闻网讯 从11月16日起,伴随着突如其来的一次肆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我市出现了并不多见的严重污染天气(Ⅵ级),城区雾霾挥之不去,PM2.“甚嚣尘上”,AQI值(空气质量指数)迅速飙升至300以上。一时间,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18日中午12时30分,距离收到市环保局发出《关于重污染天气由黄色预警升级橙色预警的请示》不过40分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就在第一时间批准通过。副市长闫建国还特别在批示意见中指出,由市环保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尧都区、临汾经济开发区、襄汾县、霍州市政府按照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的要求,迅速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
橙色预警 应急响应
当日中午,我市正式由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格为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二级),并按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响应,同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响应措施——
相关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加强会商,发布预警信息,及时通报相关情况;
市教育局通知各类学校采取防护措施,停止户外活动;
市卫计委组织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做好医疗准备工作;
市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煤炭局、临汾供电分公司按照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采取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控制措施;
尧都区政府、襄汾县政府、洪洞县政府、霍州市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辖区内工业企业采取控制措施,实施重点行业企业限产限排;
……
优质良好的空气环境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身体健康都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橙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的成效进展如何,同样离不开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共同努力。为此,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同时向市民倡议橙色预警期间尽量选择公交出行,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怠速运行;减少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18日以来,市区百悦名店、生龙国际等商场的巨幅电子屏,各个十字路口的电子广告屏,乃至公交车尾部的滚动屏幕上都无一例外地在循环滚动播放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的应急响应措施。
守得“霾”开 复见晴明
谁也没有料到,剑指重污染天气的一系列组合拳凸显出“立竿见影”的效果。
19日,接连几日的雾霾袭城没了踪影,天空中再现冬日暖阳。记者遂来到临汾西站倾听群众的真实心声。
“临汾今天天气还不错,比西安要强。”出站口,一位刚从西安坐动车来到我市的张姓乘客告诉记者,之前也听说了临汾这边的雾霾天气比较严重,心里也曾有点担心。没想到今天过来天气尚好,令人始料不及。
“天气不错哦,”运城籍的李姓乘客神情愉悦地调侃道,“雾霾去哪儿了?”
随后,记者来到二层进站口随机走访。视野中,推着手提箱等候进站的乘客渐渐多了起来。
“在临汾住了两天,正好赶上重污染雾霾天,没敢出门。”从事汽贸融资生意的方锐说,“我本来一直坚持进行户外锻炼,这两日也只能作罢。之后还担心天气因素影响到行程安排,可没想到今天天气给力,艳阳高照分外晴朗。我也得以按照原计划赶赴西安。”
记者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了解到,18日我市市区的空气质量指数为359,为严重污染天气;到19日,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242。
对于19日天气趋于好转这一态势,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贾长宏给出了更为客观专业的解读:“诚然,这与我市近期不断加大力度实施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直接关系,但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城区气象条件的显著好转所决定的。由于接下来几天会有雨水天气,因此重度雾霾天气也就没有办法继续驻留了。”
毕竟,抗击雾霾与大气污染的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好久久为功、持久攻坚的思想准备。伴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大气污染防治的现实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令人欣慰的是,橙色预警启动后,我市从上到下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力度空前的应急响应措施,大多数市民也积极顺应措施要求,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通勤出行方式。
矢志不渝竭尽全力,同心同向共克时艰。记者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调度,有各县(市、区)的狠抓落实,有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高度。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