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化:技术创新添活力

2016-11-30 10:44: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山西焦化5#、6#焦炉配套干熄焦1×3MW余热发电并网工程投用,年发电245万千瓦时,年创经济效益480万元。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突出问题,提高装置运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山西焦化拥有焦化厂、化产品回收厂、焦油加工厂、苯精制厂、甲醇厂、炭黑厂“一焦五化”生产装置,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近年来,该公司实施技改、攻关、技术开发项目131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7项,其中包括13项实用新型专利。新技术的运用,使主要生产装置的产能均得到有效释放,综合能耗、加工费等成本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炭黑厂的月产量、年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化产品回收厂回收率、材料消耗、能耗等重要生产指标显著提升,月均加工费降低161万元;苯精制厂粗苯加工量、加工费双双刷新历史最好水平;焦油加工厂加工量、加工费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发力精细化配煤研究。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配煤实验中心,采用国内先进的40公斤和300公斤电加热试验焦炉及配套相关的煤焦分析实验设备,在进行炼焦配煤试验的同时,可完成对煤、焦的多种实验和化验分析。配煤实验中心成立当年,就进行结焦性试验106次,调整配煤比68次,气煤配比同比提高了6.9%,小煤种预配煤配入量7.4万吨,降低配煤成本1160万元。去年以来,通过研究上千个配煤比方案,从配用煤种由不足10种增加到40多种,破解了炼焦配煤技术的“达·芬奇密码”,吨焦生产成本降低了8—10元,累计为企业创效1.2亿元。目前,山西焦化正在推进“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的开发及工业示范”科研项目,组建专业化对外服务队伍,承担其他焦化企业的配煤实验、煤焦化验分析等技术服务,多渠道开拓外部市场,为企业创收增效。

  瞄准关键环节谋求技术创新。通过对焦炉气、水煤气精脱硫系统改造,甲醇产量达设计能力,月生产甲醇达1.9万吨;焦化厂化工产品回收率直接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第一煤气回收脱苯塔改造项目,解决了原条形泡罩塔因子母扣不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改造后粗苯回收率由原来的0.84%提高至0.98%,每月可多生产粗苯约90吨,年可增加经济收入442.5万元;焦炭是主导产品,公司在4座焦炉中实施了“焦炉自动测温与加热优化“项目,焦炉的煤气自用量降低3%,合计年节约焦炉煤气1200万立方米,年直接经济效益320万元以上,并降低了测温工劳动强度,使炉温稳定,燃烧充分,节能降耗,提高了焦炭质量,延长了炉体寿命。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技改攻关。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和全国首批“两型”创建试点企业,山焦焦化立足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投资6000万元实施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产水回用于锅炉和循环水系统补水,年减少焦化废水外排260万吨,节约新鲜水资源210万吨;对新鲜水系统重复利用节水进行改造,将化产品回收厂二回收冷却后退水回收重复利用,对厂区内的部分清净下水、二循环间歇溢流水进行回收,作为消防水补充用水,全年经济效益为639.98万元;化产品回收厂三套焦炉煤气脱硫装置由于建设时间不同,使用的装置不同,实施了焦炉煤气脱硫系统改造项目,采用新型号高效脱硫催化剂代替原来4种催化剂并存的脱硫方式,延长了运行周期、降低了硫化氢排放,取得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 (白文莲)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