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比对手机膜时,感觉和手机屏幕大小一样,可粘贴好了,却发现手机膜小了一圈,是我购买的手机膜缩水了,还是商家调包了?”12月16日上午,家住市区五一西路的石女士向本报反应了她的烦心事儿。
原来,石女士于12月14日下午在平阳广场附近一家手机配件店内购买了一张手机膜,购买时,我比划过,大小刚好,这才让商家给我粘贴上,可回家再看时就发现不一样了。”石女士说,发现问题后,她给商家打电话说明情况,但商家表示“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当天中午,记者随石女士前往那家手机配件店。“手机膜是当着顾客的面粘贴的,再说这个膜撕开包装纸后必须马上使用,要不就没法用了,我们犯不着再撕开一张替换掉。”手机配件店的老板介绍,石女士当天购买手机膜时,就要求购买一张便宜点的。挑选好后,石女士也拿着膜和手机屏幕比对过,当时就发现大小有些不一样,不过石女士还是坚持“就这样贴”。
对于店老板的说法,石女士表示自己比对大小时没有发现有问题,更没有说过“就这样贴”的话。“你就是嫌我没有购买你推荐的膜,这才故意给我贴坏的。”石女士说,当时商家老板极力推荐一款护眼手机膜,但因为价钱很贵,所以她选择了较为便宜的普通膜。
一张小小的手机膜,让顾客和商家争执不休。“我给你换一张算了,咱也别说各自的道理了,没有意义。”老板主动提出为石女士更换一张手机膜。“手机膜有误差率,顾客现在要求退换我们就给她退换,但我们不接受石女士的说法。”老板表示,自己不会为了十几元钱做出不诚信的事儿来。
最终,商家和石女士达成一致,更换一张手机膜。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