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面料变身饰品 临汾“魔人”王枝琴

2017-02-27 21:43: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根布条,经过搓、扭、绕,就由人们看来不起眼的下脚料,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中式造型的纽扣;一个地道的家庭妇女,用破布条、松紧带摆弄出了精美的图案。2月25日,在市区财神楼街,听说有人来参观自己的作品,62岁的王枝琴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

  走进正屋,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布艺编织世界,葫芦、猴子及各式花朵映入眼帘,原本狭窄而略有些简陋的小屋,被装点得极富艺术气息。

  “20多岁起,我就经常和邻居大娘们一起学做衣服、做盘扣,看着一块块碎布条被做成各种样式的图案,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后来参加了工作,这个手艺就慢慢撂下了。前几年我退休了,一天收拾家的时候,发现衣柜里有很多彩色布头,觉得扔了挺可惜,就想做些啥。”就这样,凭借着对布艺编织浓厚的兴趣,王枝琴将已经扔了多年的爱好又重新拾了起来。

  有了爱好,还怕没有爱好者吗?每天下午,王枝琴的好姐妹们都会来家中一起切磋交流。“只要和姐妹们一碰头,什么样的图案好看,什么样的花式更漂亮,就成了大伙儿谈论的话题。”说着,王枝琴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摞照片,向记者展示起她们的作品。

  《花开福禄》《汾河畔》《富贵牡丹》……近年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让王枝琴创作灵感犹如泉涌一般,有时睡到半夜,她突然想到一种布艺编织的新花样,打开灯就开始鼓捣。

  “我是真喜欢布艺,爱人经常说我已着迷,就快成魔了,而我认为艺术灵感转瞬即逝,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人老但心不能老。”王枝琴说,几年间,她的作品足足装满了好几个箱子。去年夏天在汾河公园做编织的时候,有人看到了她的作品还想掏钱购买,可王枝琴说,她之所以做编织,不图钱、不图名,干脆就送给喜欢的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浓郁中国风的中式服装逐渐又流行起来。“最让人喜欢的就是中式服装,关键是我们编织的作品还可以缝上去,每次有人问这衣服是哪里买的,我都会自豪地说,这衣服私人定制,你买不到。”对布艺编织的痴迷与执著,让王枝琴萌生了更为大胆的想法,就是在不久的将来,每天都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记者苏亚兵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