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核心提示
每天凌晨3时,便有个人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从郝家园子北面的巷子驶出来,这个人是61岁的李保有。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去尧丰市场接菜然后再去临钢早市和62岁的老伴齐三英一起卖菜,整整30年,风雨无阻。他们结婚36年,生活平淡得像一碗白开水,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波澜壮阔,只有平平淡淡的幸福。
“不平等”式的爱情
齐三英年轻时特别漂亮,双眼皮大眼睛,白白净净,留着一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从小就失去父母的她,千里迢迢从河南投靠远嫁到襄汾县西徐村的姐姐。
和那一辈的人有着共同的经历,两人的结合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媒妁之言,可这“媒妁之言”一等就是3年。当时,媒人只告诉齐三英有一个小伙子叫李保有,老实、勤劳、能干,就是家庭条件特别差,而且去当兵了,得等3年。
“老实能干”的标签让齐三英心甘情愿地等了3年,等李保有退伍回来他们才正式见了面。丑”是李保有留给齐三英的第一印象,但她没有嫌弃,在1980年嫁给了其貌不扬的李保有。
用现代最流行的语言来说,李保有是一个十足的暖男。“我常常怀疑我爸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握在妈妈的手里。结婚以来,我爸对我妈‘卑躬屈膝’小心翼翼’,像对待女王一样细致体贴。”齐三英的儿子李芳如是说。
齐三英聪明干练,做事作风胆大,李保有老实寡言,勤勤恳恳,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生活中却恰如其分的互补。结婚后,李保有除了挣钱支撑家庭,还当上了“家庭妇女”,做饭、洗衣服、织毛衣、纳鞋底等琐碎的家务活样样精通,齐三英也乐得其所地享受“甩手掌柜”。
李保有对齐三英无微不至,帮她梳头发、编辫子、剪脚趾甲……36年来,不平等”式的爱一直没改变过。
面对这样的“不平等”,李保有义无反顾,毫无怨言。不是我窝囊,而是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别人眼里觉得我付出的多一些,其实老伴对我也一样好,在我生病的时候都是她照顾我。结婚36年了,人越大对生命越具有敬畏感,所以我特别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日子,人生短短几十年,生活得舒心最重要。”
“白开水”般的生活
齐三英和李保有的日子过得很清贫,结婚没几年为了生活从襄汾县西徐村进入城里,过着“流动大军”的日子,从这个出租屋搬到另一个出租屋。为了能够在城市中站住脚,他们一起去早市卖菜,靠自己的辛勤诚恳终于在郝家园子买了一块地皮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为了这个家,夫妻两个守住困苦,耐住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程序般的生活。一个61岁,一个62岁,正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年纪,他们却闲不住,依然享受着卖菜的乐趣。
这种一成不变的乐趣为他们创造了独特的生物钟,竟也为他们练就了健康的体魄。
“进城这么多年,生活几乎是一成不变,每天凌晨我去接菜,她7点钟到达早市,我们一起卖菜,中午收摊回家吃饭、睡觉、干家务活,两个人一起看电视。天天如此,平淡而充实。”李保有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没有死去活来的爱,就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齐三英摊手坦白到,我们这辈人的感情都是这样的,简简单单,所谓恩爱尽在生活中,无非就是:你饿不饿、渴不渴、冷不冷?我们之间所有的一切就是那么自然,就像该来风的时候,风就来了,该有阳光的时候,天就亮了,该喝水的时候,水正好是温的。越是老了越觉得可以遮风挡雨、同甘共苦,这就是夫妻之间的爱吧。”
记者 张甜甜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