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他与农民促膝交谈,办实事、解难事,他带村民走出去、请进来为村里果树提升品质……他就是市交通运输局驻大宁县曲峨镇布业村“第一书记”—— 徐新平
时刻把使命铭刻在心
临汾新闻网讯 春暖花开,杨柳吐翠。3月29日,记者跟随“第一书记”徐新平前往布业村,汽车缓缓地行驶在蜿蜒的水泥路上,一路上行到了垣上,来到大宁县曲峨镇北部垣面距离县城15公里的布业村。在道路两旁可看到苹果园里果农追肥、打药忙碌的身影,打开车窗放眼望去那一片片、一排排苹果树望不到边……
村民王学平推车上拉着两桶水和果树防腐剂行走在水泥路上,他说,原来这条路雨天泥泞,晴天过车起尘土,如今再也不愁路不好走了,这都是市交通运输局给咱村民办的好事啊。
布业村辖闫家坪、上布业、下布业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59户532口人,党员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五保户3户。现有耕地面积3350余亩,果地面积2600余亩,是传统的农业村,全村90%的村民种植苹果,该村以种植苹果为主导产业。
徐新平在低保户冯东贵家中拉着他爱人的手,嘘寒问暖。冯东贵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谢谢徐书记和工作队对我们老两口儿的关爱!
徐新平驻村任职后,走村入户,到村民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吃透村情,摸清民意。在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下,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要目标,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挥部门优势,为布业村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努力前行。他及时让村民了解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自己先掌握果树培植技能,同时帮助联系果树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追肥、浇水和防止病虫害工作,使果园真正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从而为他们致富奠定了基础,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村民贺廷会告诉记者:“徐书记带领大家出去参观学习,让咱农民掌握新的科学管理技术,还给咱村民订购果树刊物……我们都认真学习了。我种植的20亩苹果树,有5亩老树,新树12亩也挂了果,去年改良了3亩地的有机土壤实验田,果实口感尚好,还计划再增加几亩。今年雨水充足,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适时追肥、浇水,一定能够有好收成!”
徐新平在果园和村民交流春季果树如何进行防腐剂使用情况。
徐新平上任以来,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所在单位的党员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对有劳力但就业无门的、思想上存有依赖心理的贫困户从思想上帮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并力所能及地给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对有劳力、无技术想致富的贫困户提供技术帮助,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对因疾病缠身或失去劳动能力导致无经济来源的贫困户捐资捐物,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从而做到为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做到全过程痕迹化管理。
环境治理常抓不懈,徐新平经常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清理村里垃圾。
村党支部书记冯俊生说:“自从徐书记来到咱们这儿,协调所在单位修了与乡镇距离15里的水泥路,给咱村争取国家项目,协调企业销售优质苹果25万余公斤。春节给贫困户、五保户送慰问金、慰问品,为村民联络书法人员现场书写新春对联、送年货,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了百姓的家中,把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他真是咱农民的贴心人啊。”徐新平说,我要时刻把党的使命铭刻在心,将一如既往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面对群众诉求,真情帮助群众困难。坚持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脚踏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徐新平和村党支部书记冯俊生查看光伏电站完工情况。冯俊生说,徐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积极给咱村争取国家扶贫项目,安装好的光伏电站,待并网发电,村集体将实现经济收入“零”突破。
记者 刘静 郑远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