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封感谢信6面锦旗“空降”临汾环卫局

2017-07-23 20:27: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一封感谢信情动一条街,一面锦旗承载一段情。

  连日来,许多市民朋友或提笔写信或发朋友圈或送出锦旗,以多种方式表达对环卫工人吃苦耐劳的赞许、对垃圾不落地举措的肯定。正因为有了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让曾经黯然失色的小街小巷重新焕发容光;正因为有了环卫工人默默付出,让曾经垃圾遍地、臭味熏天的小巷重回洁净清新。近日,记者走进市环卫局,透过感谢信读懂环卫工。

  120封感谢信深表住户情怀

  市民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真挚的情感。水车巷135号居民任芙蓉在感谢信中提到,“不论下雨、日晒,环卫工人和管理员天天准时收集垃圾,居民们都看在眼里,他们都辛苦了,自从有了他们,这个巷子真正干净了。”向阳路交警巷的居民邵仓记在信中提到,他所在的小区曾经环境很差、垃圾乱扔,每到夏天蚊虫肆虐。自从5月7日,实行垃圾不落地举措后,这条巷子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门走在路上没有臭味,居民们自觉将垃圾放进垃圾车。

  “5月23日,东赵南十三巷住户”5月29日,平阳南街鸿飞巷全体居民”5月30日,平阳南街平行巷韩风玲”5月31日,姚家胡同全体居民”等等,以上这些地址和人员均来自感谢信的落款。

  记者在翻阅这一封封感谢信时,诸如“风雨无阻”责任心”环境对比”的关键词多次出现,市民用质朴的言语、直观的感受,诉说着居住地周边环境的改善。

  六面锦旗承载百姓情谊

  驾驶48号收集车的徐花平和50号收集车的李引平分别负责平阳南街鸿飞巷和望飞巷的垃圾收集工作。在“空降”市环卫局的6面锦旗里,有两面是赠予徐花平和李引平的。

  38岁的徐花平虽然参加环卫工作才两个多月,但得到了鸿飞巷全体居民的肯定。住户说起她总是竖起大拇指,对她的评价是“认真、负责、有爱心”。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亲自上门收垃圾;遇到孕妇行动不便,她第一时间前去帮助提垃圾,不言苦不言累。她说:“帮人是应该的,谁家没点难事,扔垃圾看似简单,但对于出行不便的老人,这就是难事,我也有父母,所以我得帮助那些老人。”46岁的李引平,更被望飞巷的居民称之为道路的“守护者”。他认真负责的工作劲头可谓到了极致。为了让巷子里所有的居民都知道垃圾不落地的消息,他抽出工作之外的时间和管理员一起走家入户宣传。若遇到住户不在家,他便会做记录隔日再访。

  徐花平和李引平仅是全部电动收集车清运工的一个缩影。他们对环卫工作信心百倍,迎着晨曦、踏着星辉,穿梭在街头巷尾,为大美临汾默默奉献。

  收集车驾驶员表示会“更好”

  市民的肯定和称赞,对环卫工人而言更是激励。7月18日上午,在市环卫局召开的市区垃圾不落地精细化作业管理会议上,全体电动三轮收集车驾驶员及协管员表态,在未来的工作中,会继续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保证工作质量,巡回收集,做到小街小巷垃圾无小堆、无小袋。

  回看市区开展的垃圾不落地工作,两个多月来,市环卫局按照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定区域、定任务的原则,对责任区域针对小街小巷垃圾袋问题、居民往已撤除垃圾站丢垃圾的现象实行不分昼夜、耐心解释,加强宣传,进而确保收集工作顺利进行。

  如今,垃圾不落地的举措大获百姓点赞。信件中,市民更提到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将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共同守护美好环境。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