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属和武警临汾支队官兵欢度八一
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有军属曾说,从当军属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寂寞、坚强、担当将伴一生。这话对于众多军属来说,因人而异又不尽相同。军属常常独自坚守,用柔弱的肩膀承担着家庭中的一切,她们含辛茹苦、孝老爱亲,既当爹又当妈,任岁月荏苒,她们一如既往地坚持。她们在坚持的同时,也曾有过疑惑和不解,军人究竟有多忙?”这一切,在她们走进军营的那一刻找到了答案。
7月30日,百余名军属齐聚武警临汾支队与官兵们欢度八一。在“岗位之星”优秀军属”表彰会上,军属观看了《支队全面建设汇报片》、《走进军人日常》视频,每一段话语,每一个镜头,以点带面诠释了军人的职责与担当。采访中,军属们通过对军人日常工作的深入了解,用坚定的誓言承诺,她们既选择成为军属,便是选择共担当。
兵妈方言表述 满满鼓励情真切
赵秀兰是武警临汾支队四大队五中队班长杨菁华的母亲。表彰会上,这位来自河南禹州的兵妈妈用家乡话诉说着万千兵妈妈的责任与担当。
赵秀兰说:兵妈妈不好当。儿子是家中独子,他在军营7年了,我的心也跟着孩子到了部队。血浓于水,说不想孩子那是骗人的,多少个夜里,我梦到儿子哭着醒来。缓解想儿的思念那便是听军旅歌曲、看军事影片,这样感觉儿子就在面前。”赵秀兰家境一般,她和丈夫在县城做点小生意。自从儿子杨菁华入伍后,全家都以军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诚信经营,为的就是不给儿子丢脸。她和丈夫若是知道哪个街坊邻居家里遇到困难,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赵秀兰把对儿子的思念转化到拥军公益上。她每每见到子弟兵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般。杨菁华入伍7年里给母亲赵秀兰寄回了5本厚厚的日记,字里行间,赵秀兰都能深切感受到儿子从懵懂无知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巨大转变。
赵秀兰谈到:当兵妈妈归根结底是把孩子送到部队后甘愿付出的无比辛劳;是对孩子的小爱转化为对人民子弟兵的无疆大爱;是对孩子在部队成长进步的无限关注。
军嫂一言一语 句句话语多承担
用誓言诠释大爱,用行动诠释坚强。卢漪榕是武警临汾支队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石奇的妻子。她举止大方,性格开朗,是战士心中的好军嫂。在石奇家人的眼中,她更是一位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
说起当军嫂的经历和对军嫂的理解,卢漪榕用“感慨万 千”来概括,其中的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她和所有军嫂一样,为了支持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用柔软的肩膀撑起家庭的一片天,用无私的情怀,忍受着聚少离多的孤独和寂寞,承受着赡老哺幼的艰辛和苦涩,经营着一个军人家庭的幸福生活。
2008年年底,卢漪榕和石奇相识并相恋;2013年5月,二人结婚成家。婚后的日子,聚少离多是常态,怀孕那年,丈夫忙于工作,每天只能通电话,家中琐事都是她一人张罗,去医院做产检也是形单影只。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回家陪陪自己。
2014年3月的一天,不幸砸向了卢漪榕,怀孕6个月的她突然流产了。痛苦、难过、伤心涌上心头。当时,石奇休假十天在家陪她。虽然卢漪榕的内心极度悲伤却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她用坚强的信念咽下了所有的泪水和苦楚,待丈夫归队后,她总是重复着“家中一切都好”,不让丈夫担心。她坚信“只有大家的祥和与安宁,才有小家的幸福与安康”。
在卢漪榕心中,从选择嫁给军人的那一刻起,就是选择了奉献、坚强、承担。
一会一幕一景 张张段段皆深情
时间飞快,一场内容丰富、触人心弦的表彰会结束了,但屏幕上闪动的官兵执行任务的影像、照片,永远铭刻在军属的内心深处。曾经对军人的疑惑和误解都挥之而去,在兵妈妈、好军嫂的故事中,在好儿郎、好丈夫的奉献中,军属们将新的认识与体会聚集心中。
现场,军属们表示,作为军属虽没有花前月下,没有膝下承欢,但军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奉献,部队全面建设才不断进步,持续向好;作为军人更应勇立潮头,把“站排头”“当标杆”当作永恒的追求,面对苦累得失坦然面对。作为军属,我们全家光荣,选择军人无怨无悔。
如今,军人与军属携手共进,用“报国有你,守家有我”的铮铮誓言,诠释了他们的坚守与奉献。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席沛钊